《虎门销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虎门销烟》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屈辱与抗争》的第一篇课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上屡遭列强侵略的史实,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材以“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为主体,以与该事件有关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为背景,落脚于该事件对今天的启示,主要提供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鸦片的危害和虎门销烟;第二部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二、学情分析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这段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充满耻辱的历史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与抗日战争相比,一则相距年代较远,更因为关于这段历史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影音、文学作品远远少于前者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有必要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以历史为鉴,自强不息同时将史上鸦片为中国带来的深重危害与今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情,将本课目标定为如下: 1、知道鸦片的毒害,认识到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2、了解虎门销烟的故事,认识其历史意义,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知道《南京条约》内容,初步懂得落后挨打的道理 4、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来领悟道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虎门销烟是爱国壮举,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 通过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说明:由“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所揭开的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是黯淡、充满耻辱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觉醒,与外来侵略者展开顽强抗争,英勇不屈的战斗史我们今天的学生有必要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从这段历史中吸取经验,得到启示 四、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认识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2、学习虎门销烟的故事,感受这是一次爱国壮举 3、了解毒品危害,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二课时: 1、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感受落后就要挨打 2、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分析,体会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交流抗击侵略者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五、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一课时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师述:图中的花美吗?它的名字叫罂粟。
艳丽的罂粟花是鸦片迷人的外衣切换成熬汁提取成鸦片的图片)谁要是不小心迷上了它,谁就从此和它难舍难分它让人四肢无力、神志昏迷,它葬送人的青春,把人送进墓地切换成吸食鸦片骨瘦如柴、昏死街头的图片) 2、师述: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 1839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9课虎门销烟出示课题) 说明:以罂粟花的美丽图片引入,进行一系列相关图片的切换和相应内容的解说,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让学生初识鸦片在教学一始,以强烈的视觉反差效果将鸦片之“毒”深入生心再以“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揭开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沉重的历史背景,屈辱的称号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起学生了解的欲望 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 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自学e链接,了解鸦片危害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根据学生发言,师概括出:①毒害身心,社会不安定。
②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③官僚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4、师述: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出示图片 现代毒品:海洛因、冰片、摇头丸等)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数超过10万截至2004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4.04万每年因吸毒约耗费390亿人民币 5、交流你所知道的毒品危险生命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例 过渡:1893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销毁鸦片! 说明:在自学基础上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危害,在分析交流中揭露英国强盗以鸦片倾销来掠夺钱财、破坏国力的侵略野心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毒品摧残生命、危害社会的事例补充,从而让学生领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义 活动三: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图,标一标虎门所在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经流域想一想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 理解虎门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2、读一读故事,了解虎门销烟过程 3、师简介林则徐,出示: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 4、出示“22天,约2万箱,重达119万千克”一系列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 仔细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动作、反应,谈谈体会 小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说明:结合标位置、找流域、理解位置特殊性帮助学生把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以达到史地融合的效果配合书本故事,了解禁烟过程,出示林则徐话,体会其禁烟决心通过分析一系列数据让学生理解鸦片对中国人毒害之深、销烟力度之大,对英侵略者打击之重最后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感悟虎门销烟的正义性,体验大长志气、大快人心的感觉 活动四: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表达敬意 1、点击网站,参观纪念馆 2、网上献花,表达敬意。
说明: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增加课容量,让学生自主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 活动一:走进历史,了解鸦片战争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定位于“虎门销烟”浮雕图 师述:人民英雄纪念碑记录了中国人民近代史勇于抗争的光辉历史虎门销烟正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先声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掠夺中国财富的美梦于是,他们使出了杀手锏――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这场以维护鸦片交易为借口挑起的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由此,中华民族揭开了历史上屈辱的一页 2、演示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师讲解英军入侵路线和抗英主战场及将领体会英军步步紧逼,清军节节败退的情形 讨论:①面对侵略,中国人民有没有反抗?结果怎样?补充《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事迹 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为什么会败? 出示漫画:下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服饰、发型、手中所持武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 3、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学生谈感受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国力比较 中英 社会形态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原始农业 落后的农业大国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业 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强国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刀、矛)船坚炮利(炮、舰) 军纪败坏战斗力强 综合国力日趋衰弱世界强国 4、小结: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更因为当时我们祖国的贫和弱――经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军事的落后,使中国备受凌略、任人宰割。
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呀! 说明: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浮雕引入第二课时鸦片战争的教学配合鸦片战争形势图讲解英军入侵路线,体会当时清军节节败退的情形,引出“反抗战争为什么会败”的讨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材料为载体,形象直观地感受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和列强的残暴贪婪;结合补充材料“中英国力的比较”揭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活动二: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 1、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内容,并进行解读 割地:割让香港 (破坏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相当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 (进行经济掠夺) 协定关税: (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 3、出示英控海关和跑马厅的照片 议一议:《南京条约》的不平等体现在哪里?对中国社会会有怎样的影响?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他们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利益,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说什么? 说明: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出示、解读、分析,理解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耻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三:名留青史,抗战群英谱 1、师述:三元里抗英是中华儿女反抗外敌侵略的一个缩影,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尊严,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儿女热爱祖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2、师生共同交流 3、读格言,体会爱国情感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何香凝 说明:通过鸦片战争期间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交流,和爱国格言的诵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活动四:你说我说,说古论今 1、阅读“我想说”材料,谈谈感受 2、小讲坛: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 3、总结:今天,古老的中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渐强盛的崭新年代让我们牢记:只有发展,只有国力的强盛,这段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说明:结合课后阅读材料,展开“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的小讲坛,牢记教训,继往开来。
《虎门销烟》说课稿的延伸阅读——《虎门销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工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全国程,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