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共109条)

lu****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8KB
约7页
文档ID:540900433
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共109条)_第1页
1/7

高中政治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1.思维因能够揭示本质与规律而具有正确性 )[纠正]正确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思维是正确思维2.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 )[纠正]正确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3.思维是人们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纠正]思维是人们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4.“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广义角度讲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纠正]“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5.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纠正]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说明思维具有概括性6.思维能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纠正]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7.从思维的方向看,思维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纠正]从思维的方向看,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8.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思维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纠正]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9.形象思维是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纠正]抽象思维是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10.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化、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纠正]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11.“逻辑”就是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纠正]“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1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纠正]“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3.形式逻辑特别关注论据问题 )[纠正]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14.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 )[纠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15.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

)[纠正]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16.故意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纠正]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17.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纠正]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18.排中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 )[纠正]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19.正确的思维就是科学思维 )[纠正]正确的思维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并立足于实践才能达到科学思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20.科学思维是人的思维,因此具有主观性 )[纠正]尽管任何思维都是人的思维,但任何思维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

21.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其正确性是无条件的 )[纠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其正确性是有条件的,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2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因为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纠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3.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纠正]学习科学思维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24.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纠正]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25.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语词可以表达概念 )[纠正]概念和语词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也可以表达同一概念但有些语词,如单纯的感叹词和孤立的助词等,是不能表达概念的26.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纠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27.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纠正]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28.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纠正]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29.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纠正]不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30.划分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纠正]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31.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纠正]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2.定义能用否定形式 )[纠正]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33.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纠正]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4.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纠正]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35.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 )[纠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36.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纠正]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判断虽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却不是都符合客观实际37.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纠正]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38.全称判断就是单称判断 )[纠正]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单称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的矛盾关系39.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纠正]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进行性质判断,断定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质外,还必然与其他事物有各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关系判断,来认识事物间的关系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重要意义40.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 )[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41.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的,联言判断就一定真 )[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42.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纠正]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43.“如果P那么Q”能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纠正]确定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要看前件和后件客观上是什么关系看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只能看它的判断结构,或者说要看它的常项,或者说要看它的联结项只要是“如果P那么Q”这样的判断,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充要条件假言判断44.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纠正]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45.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纠正]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46.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纠正]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47.换位推理推理时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周延 )[纠正]换位推理推理时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48.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质换位推理 )[纠正]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质推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位推理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是简单换位,全称肯定判断是限量换位即结论中的主项不周延,把全称改为特称49.相容的选言推理既可以用肯定否定形式,又可以用否定肯定式 )[纠正]相容的选言推理形式只能用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式;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既可以用肯定否定形式,又可以用否定肯定式50.假言推理是一种假判断、假推理 )[纠正]假言推理是一种条件推理,推理过程既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推理需要借助概念、判断,但推理本身不是判断过程51.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形式有两种: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 )[纠正]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形式有两种: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52.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形式 )[纠正]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形式是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5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形式有两种: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纠正]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形式有四种: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54.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纠正]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55.归纳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纠正]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56.归纳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纠正]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57.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 )[纠正]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在完全归纳推理中,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无一遗漏,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推出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58.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纠正]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59.类比推理就是比较方法的运用 )[纠正]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是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