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龙凤圆公墓设计说明.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7页
文档ID:434805458
龙凤圆公墓设计说明.doc_第1页
1/7

龙里龙凤山公墓设计说明天地辽阔,处处有山有水,然而何处立坟安葬方为吉地呢?阴宅山水讲究择地安葬之道《葬经》说:(葬都,乘生气也),释意:立坟安葬,应该是在有生气凝聚的土地上;但是土地中流动的生气无形无象,究竟如何才能找出其凝聚之处呢?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提出(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个准则来推定土地生气凝聚之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天下山水虽然处处不同,但只要凭着这四个准则来追,是可以找到生气凝聚的山脉土中生气虽无形象可寻,但是诸内必形于外,故此从山脉蜿蜒起伏的形态,可以推知内中是否有生气流动,此乃龙脉之地第一章 概况龙里县龙凤山公墓,位于龙里XX镇xx乡,选址周围群山环抱,此乃罗城环抱聚气,绿水环绕,随龙水收到生旺水之吉地,先人安居、后人放心的风水宝地该公墓为殡葬一体化项目之一,用地北向紧邻规划的殡仪馆,场地道路与殡仪馆道路相接同时也自成体系以“龙、凤”为设计中心理念,体现“龙凤呈祥”之意,地表景点布局则把传统的美好神话传说和体现现代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构筑物以及回归自然的生态园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使龙凤山公墓的未来在殡葬文化、园林艺术、绿色生态、科学文明方面协调发展,展现给世人的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墓园,而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艺术乐园,一片积聚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的人生后花园。

根据“龙凤”的命名,我们将公墓划分为九大墓区,寓意着每个墓区代表一条龙,而每个墓区以龙凤命名,则是将龙的传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 L# Q* F; v6 L  F本规划主要以“四个结合”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即: 1、适应性与超前性结合:结合当地条件, 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原有山水、自然环境规划,使之既利于安置逝者、安抚生者,又利于祭奠、瞻仰、旅游、观光以“融入自然、重铸生命、文化建园、陶冶情操”为方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力争将龙凤山公墓建成具有典范性、开放式、园林式特色的文化公墓 $ S: L, J" p2 R- D2.复杂性与艺术性结合:应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殡葬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在建筑设置上,除必要的殡葬建筑设施(如墓塔、墓墙、各式墓穴等)及管理服务设施外,尽量少设建筑;在景观布置上,以台地、疏林、花境、草坪为主,局部设观光景点小品与水景;在殡葬设施方面,提倡生态葬(如树葬、草坪葬、花葬等) ! ?0 S  R2 P/ X ' Y6 p: @$ K5 ~/ }% {3.规划建设与营销策划结合:在综合评价上,应有合理可行性、安全方便性、适用独立性的原则。

统一规划,促进营销整体均衡与局部特色统一规划,以各景观轴线为主,通过不同的主题、多变的艺术形式,形成景致各异的景区,这样可使园区内不同区位、不同位置的墓位在经营销售上取得多种档次的合理价位,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从而促进营销策划7 J$ b3 Q& v( f$ E) l8 k" B/ M8 m8 D' n# D4.公益性与经营性结合:在总体规划上,把握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公墓行业作为特殊行业,面向不同群体,市场化经营,使龙凤山公墓健康运营,成为同行业中较大范围内的典范之作 O3 P$ @3 ?  S. m! v$ A0 f% `、; i7 [: N* s9 \!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规划目标% {* d* R& U( ^; ]" U3 a% b. i* ]1 r  J9 R; I/ P1 G5 O一、规划原则以“特色殡葬文化”为目标:吸收国内外特别是现代造园的精华,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组织变化丰富的空间、新颖的布景形式,使之殡葬环境特色突出,更符合现代人多层面的审美情趣和对陵园环境气氛的特殊要求一) “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e' u& [9 K- `. F9 F$ l  _4 a  I7 V# C拓展思路,力求在宏观上规划出特色、在运作上创新出特色,在形式上结合现有条件和工程现状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的目的。

) l$ }/ Q& X8 ]) C; M " l: v& x$ ~4 u' C& R; h% F  Q(二) 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J0 b* W  i4 n4 |8 P' T根据调查当地民风、民俗以及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现代殡葬文化,决定在沿袭当地原有的殡葬风俗上,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总体规划仅确定主干道与次干道,其中次干道还可根据以后陵园的发展及客户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使规划具可行性、可调性及可持续发展性同时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0 \+ A5 ^0 ^& f (三) 经济性原则. & f. l8 i7 t) J. _: M3 N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降低造价一方面保留原有黑松,作为绿化主调树种,降低绿化费用;另一方面挖掘佛教文化融入其中,使之作为一大特色;可以结合现状地形推出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殡葬形式,既降低了造价,又提高了全园文化品位 W" I1 _" L3 R# v4 p (四) 艺术性与完整性原则 * Q, t, f. z* J! R: }2 N* H: M0 b2 W4 v4 n0 `3 ^  u拓展思路、总结经验力求在宏观上规划出特色、在运作上创新出特色,在形式上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结合现有当地条件和工程地形现状,使环境生态化, 布局园林化,景观人文化,墓碑个性化,葬式多样化,服务人性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厚葬。

提升园区的文化艺术品位和经济效益 R% \% o- |6 t/ @* E8 c二、规划目标 发辉当地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将龙凤山公墓建成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几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的文化旅游景点纪念性公园第四章  规划设计     整个设计分三大部分:即墓区、景点、工作服务区景点布局贯穿于墓区和工作服务区,既将墓区和工作服务区有机地衔接,又使墓区和工作服务区相对独立一、   功能篇1、龙凤山公墓目前设计为贵州第一座大型的园林艺术化公墓,其站地900亩左右,建成后,虽主要功能是集中处理城市骨灰,推进殡葬改革,美化城市周边环境,但其中的建筑艺术,碑林,石刻雕塑,园林绿化更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游览观光价值2、整个墓区坐南朝北,成椅子型,符合传统殡葬理念,按其现有的地理特点,依照地势的自然分界将其分为御龙园、蟠龙园、潜龙园、卧龙园、乘龙园、栖凤园、落凤园、紫凤园、骑凤园九大墓区,这样不仅可以使各大墓区衔接自然体型墓葬文化,还使在今后的实际建设中为与现行的设计效果图相吻合而大大地节约土石方开挖成本3、墓区前方为莲池,是根据现有的洼地修整而成,投资成本低根据传统地理学说:前有明堂主灵气,主财运,潭内培植睡莲、廊桥,以供人们放生、休闲观赏,是一道必备的景点。

4、莲池与龙凤广场之间由一中式长廊相连,其建有三组台阶,每组台阶九级剔步,共27级,体现了三拜九叩的祭祖传统5、经过长廊后便是“龙凤呈祥”广场,该广场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集中突出了龙凤吉祥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广场利用现状地形山,将莲池、神道、入口山门与停车场及销售服务办公区连为一体,该广场南边靠山,北面连接莲池,形成山环水抱之势,极赋道家的藏风纳气的风水观广场周边主要是绿化和雕塑,所谓殡葬文化将集中在这个区域体现出来6、极乐世界山门与忠孝神道,广场南部的中轴线上穿过极乐世界门后就来到忠孝神道,神道两侧做两两对称布置石象生,在轴线起始处营造陵墓庄重高贵的气度7、忠孝广场:广场中央是体现公墓主题的圆雕艺术建筑二十四孝——九龙柱,该广场是神道与通体梯功能转换节点8、龙凤广场南侧设计为休闲绿化广场,主要供人们停放车辆、下葬前举行悼念仪式、观赏休闲9、由于该公墓是以生态、环保、艺术为主的观光公墓,因此,墓区主要是生态墓、艺术墓群和树葬墓群为主,墓区道路两侧则以雕塑和绿化、灯饰、音响设备和景点为主充分体现它的观赏性和艺术性10、办公楼设于龙凤广场东部,座东朝西是房屋传统的吉祥方位,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大楼,一楼主要是承办业务,二楼主要为供丧家和游人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三楼是客房服务,四楼是员工休息房,五楼是会议室档案室和。

11、停车场设置有不同功能分区,分为设置有机动车停车场390个和电瓶车停车场100个,机动车停车场主要为亲人祭祀扫墓停车专用,同时设置有对内车场,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车辆流线合理、减少交叉电瓶车停车场为了提高公墓品质,机动车不驶入墓区,因此墓区专门设置有电瓶车接送扫墓祭祀亲人,为墓区提高一个环境优美、宁静怡人的空间12、神道和通天塔四周设计有闭合环行观光车道,为乘电瓶车的人们观赏和选购墓穴提供免费服务二、   绿化篇1、龙凤山公墓是一座生态公墓,该公墓具有良好的绿化植被,因而设计上以保留和利用现有绿化为主,占总体规划面积的80%,绿化的整体思路是:按园林式设计规划,既要生态环保,又要具有艺术品位2、墓区绿化以乔木花树为观赏绿化树种,一个墓区一个品种,并以该品种的花树命名,以灌木长绿植物为墓体装饰绿化,如:小叶女贞,毛叶丁香,南天竹等,以冲淡墓体的悲凉感3、道路采用香樟、小叶榕、南天竹等高大长绿乔木和塔柏等常青树种为主要绿化植物,这样可以把墓区与墓区间的轮廓明显地勾画出来,使整个墓区绿化层次更加丰富4、堡坎和墙体主要采用沿墙植物如爬山虎,紫藤、金银花等进行绿化5、广场及公共区域采用草坪为主,在草坪中点缀艺术价值较高的树木以及与孝道文化和神话传说相关雕塑进行造型绿化,如:榕树、橡树、铁树、梅桩、樱花、山茶、菊花、蒲葵、毛叶丁香球等。

三、   照明篇1、照明主要是根据墓区的景观设置,采用多种形式的照明2、广场部分,以广场灯,装饰路灯为主3、道路各通向九大墓区的道路下为暗埋式地射灯,主要起照明和装饰作用4、中式回廊采用中式灯笼型吊灯5、各景点如九龙拄采用投射灯照明6、照明电缆均采用暗埋,各道路下专设电缆沟及检修孔,主要用于施工及方便维修7、入场道路采用艺术路灯照明四、   景点篇       龙凤山公墓有九大主要景点:入场道路起点标志莲池、龙凤广场、极乐世界门、神道、忠孝广场、九龙壁、通天梯,轮回塔、接应佛像九大龙凤陵园配九大景点,九九归一,相互呼应     1、莲池:设于殡仪馆与公墓连接处,是龙凤山公墓的艺术性地域性标志,以莲池作为起点标志,主要是表达逝者灵魂经过莲池的洗礼,逍遥进入极乐世界打消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消沉感,唤醒人们对生的度的把握对死的辨证乐观理解     2、龙凤广场:是该公墓主要功能性广场,也是标志性景点,该广场解决停车,服务办公的功能的同时也集中突出了龙凤吉祥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广场的东侧和西面是大型停车场,可以同时停放车辆400辆以上,在广场东边的服务办公楼有机地与广场衔接在一起,使整个广场更加气派壮观,所谓殡葬文化将集中在这个区域体现出来。

3、极乐世界门:经过龙凤广场进入景观神道,故在此设一门,一是培植了风水,二是进入此门就是我们所规划的墓区,确是一道入墓的门,该门设计成牌坊式的门取名为极乐世界,不仅是阴阳界的分界标志还寓意逝者进入此门即修成正果进入西方极乐世界,高高矗立在墓区的入口处,更是一道醒目的广告标志性建筑 4、忠孝神道是进入墓区后较为重要的风水景观点,广场南部的中轴线上神道两侧做两两对称布置石象生,在轴线起始处营造陵墓庄重高贵的气度,同时两边根据功能设置九大墓园     5、忠孝广场:该广场为神道景观节点,广场中央是体现二十四孝的艺术雕塑——九龙柱九龙柱的顶端是九条龙的龙头,柱身雕刻内容为中国传统孝子二十四孝的经典故事,在九龙柱围绕的圆心有一婴儿的雕塑,龙嘴里设有高压喷泉,喷泉落点集中在圆心的婴儿头上,典故有九龙洗太子之说,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