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 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上海市国资委 2014.3,12月17日,市委、市政府: 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2013/12/27,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具体指导下,从上海实际出发,形成了,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2013/12/27,一、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近年来,上海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国资监管体系基本确立 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国有经济实力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扩大 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历史的必然 现实的要求 时代的需要,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5,——“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单位:万亿元,(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43,6.59,3.12,11.17,6,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2013年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占全国地方省市国资委 委管企业的比例—税收1406.38亿元。
资产总额3.12万亿元,占 1/9,营业收入 1.86万亿元,占 1/8,利润总额 1003.5亿元,占 1/5,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12/27,一、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2012年,上海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新增固定投资和缴纳税收均占全市总量1/5以上,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七个部分二十条,8,第二部分(第3-4条),第三部分(第5-8条),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一部分(第1-2条),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第四部分(第9-12条),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重点内容,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七个部分二十条,9,第六部分(第16-17条),第七部分(第18-20条),优化国资监管体系,提高国资监管效率,第五部分(第13-15条),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凝聚共识、营造氛围,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合力,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重点内容,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目标,导向,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竞争力,核心,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12/27,10,“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关键,根本,国资统一管理、企业分类监管,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强化有利于企业家成长集聚的制度建设,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12/27,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1,1、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是国资监管实践深化完善的现实要求 是国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自身需要,12,——“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1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资国企—— 一定要抓住 新的改革窗口期,主动承担起率先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 一定要聚焦 影响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瓶颈难题 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一定要坚持,13,1、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动力活力不够足 作用贡献不够大 能级能量不够高,,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方向和原则,指导思想:一个带动 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 管国企为主 管资本为主 通过: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实施企业分类监管 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加强长效激励约束等 管少、管精、管好/多管、少管、不管,14,——“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2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方向和原则,指导思想:两个提高 提高国有企业活力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资源整合、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 在保持国有经济一定体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和能量,15,——“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2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方向和原则,指导思想:三个导向 市场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公众公司目标,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专业化,以行业领先为目标,确立专业化基础上的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经营理念 国际化,对标世界一流,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组织流程,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16,——“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2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坚持科学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 深化改革创新 承担社会责任 核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部门 遵循市场规律,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集团 强化市场主体意识,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善于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17,——“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3条),2、方向和原则,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未来3-5年的主要目标:,18,,,,,,,,,国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国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3、主要目标,,,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排 头 兵,——“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主要目标,未来3-5年的主要目标: 国资监管 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体系 目 前:直接监管为主、委托监管为辅 下一步:市属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管理,19,——“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主要目标,未来3-5年的主要目标: 国资布局 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目前,市国资委系统93%的国有资产已集中在前20个行业,其中,61%已经布局在上述三大领域,20,——“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主要目标,未来3-5年的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 确立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 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21,——“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包括: 2-3 家 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 5-8 家 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 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8-10家 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 一批 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 未来,重点支持优秀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持续发展,22,3、确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4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入围2013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上海国企,(单位:亿美元),23,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1)推进企业上市发展规范运营 提高资本证券化水平,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竞争类企业: 能整体上市的要尽快成为公众公司; 不能上市,努力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者 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企业: 其中的竞争性板块,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 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借鉴上市公司管理模式和运作规则,24,——“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5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完善国资流动平台,集中运营部分国有股权,25,——“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盘活放大国资功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促进国有股权流动、国企兼并重组,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总体设想 国资委与企业: 监管路径不变,不改变对干部、资产和日常事务的 管理权限 平台与企业: 仅负责股权管理,不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不干预企业生产运营,26,——“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目的: 深化集团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统筹配置资源和盘活存量,为上海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保障服务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27,——“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2)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操作: 依法规范,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程序公开透明,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运作 接受社会监督28,——“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3)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进而有为: 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深化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上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领域 制造业企业,关键是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服务业企业,关键是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29,——“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3)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进而有为: 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领域企业,关键是完善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重点区域或功能区域,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推进企业集聚和功能发挥 退而有序: 加快调整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产业和行业,30,——“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6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拓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途径,鼓励非公资本参与国企重组,投资入股 收购股权 融资租赁,特许经营 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本 各类资本,高新技术企业 创投企业,引入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社会资本进入基础性公共领域项目,,,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投资、国际并购,体制新、机制活、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创建,要素入股,知识技术管理,2013/12/27,31,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4)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 2006-2012年,实行国资收益收缴以来,国资收益用于民生保障42亿元,较好发挥国有企业服务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计上海家化转制,66亿元) 下一步,视企业功能定位和效益状况,有差别、 分步骤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30%32,——“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8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4)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 国资收益支出:三个“三分之一” 产业调整发展: 主要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能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业升级转型等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对企业承担的重点区域重要设施建设给予支持,3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第8条),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的路径和要求,(4)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 民生社会保障: 主要对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保障人民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给予支持,努力形成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