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是文字字号大小操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题目1 以下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 选择一项: A. 客观性 题目2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浮现具有 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 规律推理式的知识浮现 和( )等这样三个特征 选择一项: A.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题目3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以及( )等四个纬度 选择一项: B. 情感与态度 题目4 以下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才能发展阶段的是( ) 选择一项: C. 学会解题阶段 题目5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空间识别障碍 和( )等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 A. 视觉知觉障碍 题目6 儿童在数学才能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三种。
选择一项: D. 调和型 题目7 以下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 选择一项: B. 生活化策略 题目8 从规律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矩学习中,主要包含 运算法则 、 运算性质 和( )等一些内容 选择一项: C. 运算方法 题目9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矩教学的规矩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 情境导入 、 活动导入 和( )等 选择一项: A. 问题导入 题目10 皮亚杰的 前运算阶段为主向概括运算阶段过渡 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 )阶段 选择一项: D. 动作式阶段 题目11 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 选择一项: 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题目12 以下不属于 客观性知识 的是( ) 选择一项: B. 图形分解的思路 题目13 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 算法化 、 顿悟 和( )等。
选择一项: B. 探究启发式 题目14 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 选择一项: B. 问题表征阶段 题目15 以下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 选择一项: A. 音像资料 题目16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 选择一项: A. 问题空间 题目17 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 选择一项: A. 水平2 题目18 以下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 选择一项: B. 重视解题才能 题目19 以下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 ) 选择一项: D. 甄别价值 题目20 数学问题解决的根本心理模式是 理解问题 、 设计方案 、( )和 评价结果 选择一项: D. 执行方案 二、论述题 (共20分) 题目21 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矩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十一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阅历的策略 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阅历的策略 答: 依据大纲的精神,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注意促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晰、正确的表象,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要从概括事物的感知出发,获得清楚、深刻的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来学生可以列举出桌面、玻璃板、书面、黑板面等此后,再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找出长方形的特征然后教育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将长方形的特征描述出来接着,再用纸、笔画出一个长方形来 二、在观测中对比、想象,培养空间观念想象是学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依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测,在反复细致观测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丰富的空间想象如讲圆锥体时,圆线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较难把握,教师就要用模型演示,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细致观测,从而帮忙学生形成表象,抽象出圆锥高这一概念。
教师可以用圆锥教具沿底面圆直径到圆锥顶点切开,让学生观测到切开后的横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正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从圆锥顶点毕竟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可让学生去量一量圆锥的高,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草图标出圆锥的高,这样,抽象的概念形象概括了,便于学生理解,空间想象力就会初步形成 三、在实际运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如向学生出示这样一题: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平方厘米最少增加()平方厘米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首先在头脑中要想象这样一个长方体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