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慧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3KB
约7页
文档ID:135792835
智慧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1页
1/7

智慧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智慧城管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随着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进入协同发展新时期,运用“互联网+”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治理城市顽疾,已成为现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当务之急根据政协安排,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我市智慧城管基本情况我市于xx年开始筹备数学化城管建设工作,xx年数字城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平台覆盖区域已达607平方公里;城市管理部件专业数据库覆盖管理范围内公共区域所有部件,涵盖建设、城管、公安、交通等领域;x家区级指挥中心和有关局委二级平台接入系统;x个街道办(乡、镇)等终端部门加入链接,我市数字化城管行业队伍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我市数字城管共受理转办各类城市管理相关事件近x万件(随着城市部件数量增多,仅xx年就受理相关事件xx万余件);受理处置城市管理突发应急事件x万余件,高位协调解决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相关问题x余件,有效支撑了城市管理工作xx年xx市列入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我市随即开展了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过渡工作。

截至xx年底,共建成各类信息化项目20个,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城管通、市民通、绿色渣运管理系统、环卫监控管理系统、河道水文可视化监测系统、路灯自动监控系统、泵站无人值守系统等在建信息化项目9个,包括: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隧道监测管理系统、智慧燃气、智慧热力、智慧供水等从调研情况看,城管通与市民通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的增加,拓宽了城市管理事件部件信息的采集渠道,提高了采集员的工作效率;绿色渣运管理系统与环卫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快了环卫传输和处理速度,推动了城市的清洁管理;交通指挥中心与集成指挥平台、交通信息及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保证了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管控能力;特别是,今年5月1日交通一卡通新系统上线的运营,让市民不仅可以在xx以优惠价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还能与全省以至全国x多个城市互联互通这些都充分说明,智慧城管这一以大数据应用、功能扩展、优化服务为特征的新型城管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xx市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得我市的城市管理在化解“城市病”、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运营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智慧城管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智慧城管并不等同于数字城管,它虽基于数字城管的建设,却是创新2.0时代面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城市管理再创新但是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却认为“实现监控即等于智慧化” “建设一个系统就是智慧化系统”,这种简单地将智慧城管理解为只是运用各种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化,不重视针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开发利用的错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管的建设进度二)城管信息化系统研究和建设缺少统筹规划,系统集成困难,部门间缺乏横向互联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各部门手中已经存有大量的基础数据智慧城管建设的本质是数据资源的建设和整合,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形成新的支持决策的数据源但是在现实中,各城管应用系统分别建设、相互封闭,而不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将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对接和共享,造成“信息孤岛”的产生三)城管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难以形成城管业务大联动由于城市管理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使得各业务系统分散建设,分别局限于各自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各系统没有统一标准作为支撑,不能互联互通,也就不能真正有效应用,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利用率难以提高同时,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多,部门职责不明,也导致智慧化项目建设周期的延长。

四)信息化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相对较高的工作,需要专业性人才来研究和实施,但从当前整个城管系统看,各个业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对智慧化城管建设理解不到位,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五)智慧交通建设尚需完善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作为著名“堵城”的xx,近年来智慧交通建设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硬件建设方面施工协调难,经常涉及园林、绿化、市政等多个部门;设施取电难,有的根本找不到取电点;通信设施不完备,阻碍信息化进程;交通标识设置不完善,影响车辆与行人安全二是软件建设方面技术经验不足,数据分析能力较弱,信息处理技术有待突破;数据源质量不高,交通拥堵导示系统不能及时发挥预期效果;重视信息利用的功能实现,忽视潜藏的信息安全隐患三、建议(一)明确智慧城管内涵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管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同于以往的“数字城管”,它是城管信息化建设的更高阶段,不仅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还要对各方信息加以整合利用,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新理念、新模式因此,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合理统筹、长期攻坚的准备。

二)成立专门负责机构成立智慧城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智慧城管全面工作,为智慧城管建设提供领导保障;小组成员包含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有效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科学规划和资源配置;设立智慧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智慧城管建设具体推进工作三)加快智慧城管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标准一是推动智慧城管顶层设计工作,充分调研并分析单位内部业务现状、系统运行情况和需求,结合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推进,制定智慧城管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编制符合xx市特色的智慧城管顶层设计白皮书二是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标准,从整体规划、建设模式、专家管理、方案论证等多个方面对信息化项目建设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四)加快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升级和过渡,推进综合决策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依托数字城管平台,研究和建设新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一体化的管理平台,通过信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依托现有的网络和数据资源,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整合公安、交通、园林等不同平台、不同部门的城市管理数据信息,汇总系统内部已有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建设统一、高效的综合决策和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应急处置相关的人力、物力及重要目标空间分布的动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城市重大事件的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指挥能力。

五)加快智慧城管应用系统研究和建设,做好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坚持以应用、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按照“总体规划、急用先行、成熟一个建一个”的原则,建设城管的信息化系统研究并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系统相关功能,深挖数据价值;继续推进综合执法信息化、城市管理数据库等业务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在将相关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整合之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全局层面的信息综合展示、智能分析、统计报表,为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提升六)发展智慧交通,实现智慧出行树立大交通理念,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规划、交通、建设、城管、公安等多部门参与,协调推进智慧交通的共建共享;科学合理设置交通标识,避免对车辆和行人的误导;大力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高效处理海量交通动态信息;完善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交通信息,方便群众出行;提高从业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的使用管理;在依靠科技的基础上,科学调配警力,第一时间赶赴交通事故现场,最快疏解交通拥堵七)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储备组建专家和团队,负责智慧城管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保证智慧城管建设的专业性;对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制定计算机知识培训、网络应用培训的计划和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增强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挖掘内部潜力,适应不断提升的专业技术需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