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1KB
约9页
文档ID:485984435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1/9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号 070201(国家) 0501(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的应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1、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熟悉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开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3、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基本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训要求二、学制:学制为四年三、授于学位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理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安排(一) 课程类别1、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 政治理论课(2) 通识文化课(3) 教师教育课2、 教学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等3、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一)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在普通物理力学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工具,全面、系统地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规律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照系、分析力学等二)电动力学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经典的动力学理论,它主要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课程目标:通过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及洛伦兹力公式的学习,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通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研究静电场和静磁场的主要特征及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学习理论物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在较高基础上分析解决电磁学问题打下基础;通过狭义相对论及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学习,建立新的时空观念,并了解近代物理对高速和微观现象的一些处理方法主要教学内容:矢量分析与场论、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等。

三)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理解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说明解释微观现象;了解量子史上的重要物理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主要教学内容:经典物理学的困难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初步应用、氢原子、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量的表象、近似方法、量子跃迁、电子自旋、全同粒子、宏观量子效应等四)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研究的是热运动的规律和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热力学是热运动的宏观理论,用“唯象”的方法,回避了宏观物体的微观结构,使用有限的宏观量(如温度、能量、体积、熵、比热等)来描述,这种描述的基础是能量守恒等几个来自实践经验的宏观基本规律(热力学第零~~第三定律)统计物理是热运动的微观理论,它用统计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微观运动,认为物质的宏观性质可看成是大量粒子运动的集体表现,宏观量是微观量的某种统计平均值。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是针对宏观和微观这两个极端情形发展起来的,是相辅相成的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研究问题的一些公认的、成熟的进展有所了解,从统计本质上,进一步提升对热现象、热运动规律的认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主要教学内容:热力学的基本规律、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相平衡和相变、概率论、玻耳兹曼统计分布、系综理论、量子统计学等五)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是通过量子力学,晶体学,电磁和金属学等的方法研究刚体或固体性质的学科它是凝聚态物理的最大分支它研究物质原子的性质和大尺寸固体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因而是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础它也有直接的应用,如半导体和二极管等课程目标: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对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并建立用模型去理解固体性质的思维方式主要教学内容: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晶格振动、固体电子理论、半导体、费密面和金属、固体磁性、非晶态固体等六)近代物理实验内容包括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真空技术、X射线和电子衍射、激光、全息照相、核磁共振及超导测量等部分4、 专业模块课程(限制选修课,每个学生限选一个方向)(1) 物理教育方向(2) 应用物理方向5、 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每个学生限选4门(见教学计划表)6、 公共选修课程校性任选课(每生要选四门不同系列的课程)(二)课程学时分配本专业总课时数为2724学时。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类别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模块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总 计学时数1138103622817814415w2724%41.838.08.46.5 5.3100(三)学分安排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6学分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类别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模块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总 计学分数6557128816166%39.234.47.24.84.89.6100五、四年时间分配表四 年 时 间 分 配 表学年学期总周数其 中教 学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实践周毕业教育机动教学周数寒暑假上课复习考试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一15219414.51.5   11 1  2218181.5      1 0.5二352214181.5     1 0.5419816.51.5     1  三552214181.5     1 0.5619816.51.5     1 四752214101.581 0.5819891.5611 0.5合计20816048120.5128 611812.5208146.52812.5六、开展读书活动为全面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21世纪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学生在学好所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学生完成读书活动,记2学分七、专业教学计划表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一)类 别序号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学 时 数每学期教学周数分配(第1学期14周计,第2、3、5学期18周计,第4、6学期16周计,第7学期10周计,第8学期9周计)合计讲授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平台*必修课 政治理论课11421004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6464 4*      3142100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35454   3*     4142101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48  3*     51421003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36  2*     614210081形势与政策I11414 1*  714210084形势与政策Ⅱ11616 1*  814210053社会实践与调查11W    1*     通识文化课907210011公共体育Ⅰ12828 2*       1007210012公共体育Ⅱ13636  2*      1107210013公共体育Ⅲ13636   2*     1207210014公共体育Ⅳ13232    2*    1303210011大学英语Ⅰ35656 4*       1403210012大学英语Ⅱ47272  4*      1503210013大学英语Ⅲ47272   4*     1603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