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8MB
约22页
文档ID:502970058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1页
1/2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学习目标1.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及各组分的用途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分学习过程导入语:1.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每时每刻离不了敢怒不敢言) 2.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的科学,并且已经学习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那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从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来学习物质的 组成相关知识 3.问题:如何利用一个空烧杯证明空气的存在: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法国拉瓦锡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实验一:拉瓦锡把银白色的液态的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内空气减少了1/5原理:汞 + 氧气 氧化汞 (汞:银白色液态金属,俗称水银) Hg O2 HgO (氧化汞:红色粉末)实验二: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一个容器中加热,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同时发现氧气的体积等于上一容器中减少的体积。

原理:氧化汞 汞 + 氧气 HgO Hg O2 得出结论: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 和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 体积2.【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①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 红磷:暗红色粉末)原理 用文字表示为: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P O2 P2O5②现象: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b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注:烟是指固体小颗粒 雾是指小液滴 气:指气体)③解释: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物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④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 体积思考题1:某同学实验时发现倒吸入广口瓶中的水小于1/5体积,请分析其原因?答:① ;② ;③ 。

思考题2:木炭、硫磺、蜡烛燃烧也能消耗氧气,能否在上述装置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答:不能它们燃烧后生成物仍是__________,导致瓶内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思考题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结束后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由该实验可推出其性质有: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思考题4 :能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N2与CO2?为什么? 如何区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O2 N2与CO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按体积分数)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CO2 0.03%、 结论:空气是多种气体_______而成的,它不是一种纯净的物质二、物质的初步分类 (物质可初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红磷、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氧化汞, 24K黄金等(★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与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如氮气:N2)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海水、自来水、铝合金等★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变化,都保持原来性质四大类混合物:空气、合金、溶液、矿石)巩固练习:1. 十八世纪中叶,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是由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 其中“火空气”能够支持燃烧,帮助呼吸他所谓的“火空气”就是我们所说 的(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 A.木炭 B.硫磺 C.蜡烛 D.红磷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净的果汁 B.矿泉水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5.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含氮气78%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C.空气成分中以氧气和氮气为主D.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要稍过量,目的是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3)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 为何不用铁丝做反应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进行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可观察到活塞向 移动,这是因为 。

实验结束冷却后,可观察到活塞停在 刻度处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课题1 空气(2)学习目标1.空气的各成分的用途2.空气污染与防治及空气质量日报简单知识引入: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氮气(N2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②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烧的木条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③用途:a.制氮肥(提供氮元素);b.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灯泡中充氮气、食品包装中充氮气) c.作致冷剂(液态氮沸点较低)2.氧气(O2)①用途:可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潜水、登山等可支持燃烧——用于燃料燃烧时助燃,如气焊、宇宙航行等②问题:医院病房的床头有输氧装置,氧气要经过一个盛部分水的小瓶再进入病人的呼吸道氧气从 端通人?该装置的作用是 3.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是多种气体的总称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②用途:a做电光源如氖气(Ne):电流通过发生红光,用于试电笔氩气和________混合填充灯泡,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b氦气(He),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可做探空气体球、飞艇霓虹灯、闪光灯都是用稀有气体制成的)③问题:庆典时用氢气球来装扮喜庆,但用氢气球很危险是因为 ;二、空气污染1.产生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工厂的废气,汽车飞机的尾气2.污染源:有害___________(如 、 、 )和_______等3.后果:产生三大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环境等4.保护空气的措施:大面积植物种草、开发清洁能源、工厂有害气体处理后排放等5.空气质量日报:报告空气中的污染物;(___________不属于监测范围)课堂练习: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主要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它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利于生命的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2. 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3.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4.为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充入的气体是( ) A CO2 B. O2 C.空气 D.氮气和稀有气体5.下列变化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的燃烧 B.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课题2 氧 气学习目标 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3.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4.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学习过程 讨论:展示一瓶制取的氧气,多角度分析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______,____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即液氧),以及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氧气的检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 (★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2】硫与氧气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空气中)硫燃烧产生微弱的___________火焰,同时生成有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氧气中)硫燃烧产生明亮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