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9 看图列式计算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根据图片中给出的数据完成列式计算2. 理解看图列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 认识简单的算数符号“+”、“-”、“×”4. 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1. 看图列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简单的算数符号“+”、“-”、“×” 的认识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图片中的数据完成列式计算2. 如何培养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以便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说明学习目标2. 呈现图片 (5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包含相应数量的物品的图片,例如水果、球等,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图片,提出不同数量的物品,建立学生对数量的感性认识3. 介绍列式计算 (10分钟)通过物品的数量,实际展示相应的列式计算,如:3 + 5 = 8 4 - 2 = 2 3 x 2 = 6并且带领学生观察问题,将物品数量、计算符号和运算结果一一对应4. 看图列式计算 (15分钟)现场展示一幅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数据进行列式计算,例如:一幅图中有 6 只狗,3 只猫和 4 只鸟,让学生计算:狗、猫和鸟的总数是多少?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如下的计算过程:6 + 3 = 9 9 + 4 = 13从而引导学生获得列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5. 练习 (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各种不同的图片进行列式计算,培养他们看图片、列式计算的能力不同的计算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逐渐提高计算难度6. 教师总结 (5分钟)教师总结本讲义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消化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课后作业为便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自行收集各种不同的图片,并根据图片做列式计算总结看图列式计算是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快速计算能力本课程要点是通过实际的计算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看图列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