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单元《自然--人类之师》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7.02KB
约26页
文档ID:18130955
第三单元《自然--人类之师》_第1页
1/26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之道”【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自然之道”这一主题,共安排了 20 篇文章,其中课文 4 篇, 《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6 篇, 《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 10 篇本组文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性能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思维品质教学本单元需要对三本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合并成一个大单元大单元主题阅读与传统单元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以“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人教版教材定为阅读理解课,吧《新语文主题阅读》定为阅读交流课,把《主题式·经典诵读》设计为欣赏诵读课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人物思想,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对于精彩片段,引导和鼓励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思维品质教学内容】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课文:《自然之道》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 。

2.《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6 篇:《啄破蛋壳》 《电子蛙眼》 《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 《挽救1了澳大利亚的蝴蝶》 《蝶与蚁的生死之交》 《恐怖的青蛙》 3.《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 10 篇:《潮》 《山区的冬晨》 《春日郊游行》 《清夜》 《竹里馆》《望湖楼醉书》 《十七日观潮》 《早晨》 《白云谣》 《登池上楼》 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2.指导潜心读书,走进文本,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性能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思维品质3.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两翼目标: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6 篇, 《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 10 篇,引导学生写批注笔记(抓住关键词批注,整段批注)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多种创新读的方法,以“以读代讲”与“以读带讲”的各种形式提高学生读书的效率2.一单元主题为核心,重组教材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走向生活,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背诵喜爱的优秀诗文和优美段落3.运用“以读代讲” “自主阅读” “以文带文”等方法深入感悟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2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思维品质教材整合课时 教学内容课型 “一主”目标 “两翼”目标 教学建议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2.人教版:《自然之道》 ;3.《主题阅读》:《啄破蛋壳》 单元导读1.读背单元导读2.积累字词,进行扎实语言训练;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进一步感受人类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1.按照顺序复述记忆两篇文章中的关键词语,通过积累文中的关键词语来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2.在学习文章时采用简单的批注式阅读方法,对重点段落的学习运用“减词对比读品词析句;以讲引渡承接读理清思路;读后点评,体会感情”等方法突破第二课时1.主题阅读《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 ;2. 《经典诵读》:《致大自然》 、 《老子》第四十二章、《大自然投足的旋律》 单元导读1.进一步感受人类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2.积累经典诗文,优美语段1、 1.教学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和主题式经典诵读文用文后的名言或赏析来引导,如《挽救了澳大利亚蝴蝶》2、 教师可这样导入:达尔文曾说“只有服从大自然么才能战胜大自然。

”请读读《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2.并请摘抄文中的优美语段4、 3.结合赏析限时记忆主题式经典诗文第三课1.人教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新语文主题阅读以文带1.积累字词;1、 2.朗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1.按照顺序复述记忆两篇文章中的关键词语;2.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资料的搜集,并适时交流,若在学习完本文后布置,则课在“展示台”中交流与展示;3时 文章《蚁与蝶的生死之交》文 示,增强环保意识;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2.读一读,批一批,说一说;第四课时主题式经典诵读的《精选语段》两则、《春雨后》 、 《泥土的梦》以文带文积累经典诗文 1.经典诗文不需做琐碎的分析讲解,抓住灵魂的“读”2.了解雨果及其重要文学成就,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雨果的精选语段第五课时1.人教版:《蝙蝠与雷达2.《经典诵读》:《活着》以文带文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

诵读《活着》 1.按照顺序复述记忆两篇文章中的关键词语,通过积累文中的关键词语来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2.填表助学,自主阅读3.结合赏析限时记忆主题式经典诗文第六课时1.人教版教材:课后资料袋2.《主题阅读》:《电子蛙眼》 ;3.《经典诵读》:《自然现象谚语》两则以文带文1.阅读《电子蛙眼》,与人教版教材资料袋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2.积累谚语1.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 ) 2.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3.补充仿生学的资料4.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参考: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5.自然现象谚语采用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采用和生活相联系的记忆方式,积累谚语第七、八课1.人教版教材《大自然的启示》2.新语文主题阅读《蚕》 、 《善良的动自主阅读1.积累字词;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3.感悟习作中运用小标题的方通过批注式阅读感悟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激发孩子进一步了解大自然1.读一读的方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说一说方式领悟道理;3.背一背积累经典诗文《天籁》4时 物残忍的人》3.主题式经典诵读《天籁》法 亲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情感第九、十课时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 习作》读写联动1、 1.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汇报会,明确写作内容;2、 2.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1、 1.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从我们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让学生把这些启发罗列出来如:《自然之道》感悟要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反而事与愿违《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了解到人类如果肆意砍伐,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惩罚《从蝙蝠和雷达》中我们受到启发,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会带给我们启示,从而诞生了仿生学2.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知道学生写子自己最想写的内容;3.实施“整——分——整”的训练步骤;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过程与心得,先写一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点,写好后和同学交流,然后再加上开头结尾和过渡丰富自己的文章第十一、十二课时1.语文园地三基础内容2.本单元重点知识点3.单元测试基础训练落实单元训练。

通过回顾本组课文,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情感1.讲练结合;2.单元测试;第十三、十四课时单元整体回顾,开展主题诗会总结展示运用人教版课文中积累的好词好句,讲述文章大意,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1.结合读书笔记,交流自己在两翼教材中积累的好词佳句;2.诵读两翼教材中的经典诗文和自己积累的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课外1.分享展示,不求知识同一,但求自主创新;2.主题诗会: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配乐读、分声部读5的文章单元导读课《自然之道》 (一、二课时) 设计理念: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启示”的方法自主学习,渗透借助解决关键问题来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2. 根据学段要求,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3. 遵循课标中提出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目标:1.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3. 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领悟文本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课前训练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孙文静,今天的课前训练由我来主持第一项:美文欣赏:我们不曾想小鸡出壳,破茧成蝶也是自然之道;我们不曾想飞沙走石,风狂雨骤是自然无奈的呼啸我们挖矿产,转油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直到沙尘飞满天,怒海卷狂澜,才真正明白,人类可以征服世界,却必须臣服于自然速读速记训练请同学们保持科学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限时一分钟记忆,开始出示课前速读速记训练:我们不曾想小鸡出壳,破茧成蝶也是自然之道;我们不曾想飞沙走石,风狂雨骤是自然无奈的呼啸我们挖矿产,转油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直到沙尘飞满天,怒海卷狂澜,才真正明白,人类可以征服世界,却必须臣服于自然 (远)1.限时一分钟记忆2.诵读背诵第二三项:单元导读7主持人:虽然很多同学没有背诵下来,但都做到了注意力集中是啊,自然万物都有其生存的规律,我们人类只能遵从,绝不能破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二单元认真读读单元导读领会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出示单元导读)二、学习《自然之道》主持人:下面就请王老师带领我们走进《自然之道》去品味文章,感受自然之道。

师: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 (板书)解题触道1.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 规律)2.快速浏览课文,检查预习:海龟 幼龟 侦查 嘲鸫 啄食 愚不可及3.抓关键词,说主要内容;读文悟道出示自学导航:1.用文中的话概括我们干了一件什么事?2.做了哪些愚不可及的蠢事?3.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怎样的结果?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 (汇报交流)(一) 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8课文的词语说就是(愚不可及) 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二)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读课文再谈感受 生:(读文)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谈感受、理解词语、感情朗读)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生汇报,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 向导的神态是那样平静,说话的语气也是若无其事,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我们竟然不相信,还责怪向导,向导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极不情愿地把小乌龟抱回大海的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 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出示:成群的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