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自然垄断与进入规制2022 第一篇 经济性规制第一章 经济性规制的主要缘由——自然垄断本章主要内容:自然垄断理论是深化探究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的前提和根底本章将回忆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过程,然后探讨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和可维持性,最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讨自然垄断的边界问题,详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 第一节 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1.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1〕垄断:没有替代品的物品或效劳只有一个供应者,在这个行业中存在对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限制〔2〕垄断的特点:only one supplier; high barriers to entry〔3〕进入限制分为两类:人为限制;自然限制其中,由于存在自然限制导致的垄断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重在自然而然相反,由于存在人为限制而导致的垄断为非自然垄断〔经济性垄断和行政垄断〕〔4〕治理垄断的方法对经济性垄断和行政垄断:消退人为限制,使市场能够竞争起来〔反垄断政策和法律的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等〕对自然垄断:自然限制无法消退〔比方规模经济〕,所以只能通过规制治理自然垄断2.中国自然垄断规制的特别性——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1〕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和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凭借手中的经济管理权力,对经济性活动进展排他性限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与经济学垄断和自然垄断不同〕〔2〕特点:政府行为;权力导致;具有强制性;垄断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与经济垄断交织在一起〔留意:必要的行政垄断是合理的,比方专利制度、许可证制度〕〔3〕行政垄断的存在加大了中国规制改革的难度 其次节 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相识经验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概念的相识和再相识,而且影响了政府对某些公共部门经济〔传统的自然垄断部门〕如自来水、煤气、供热、通讯电信、铁路、市内交通等的规制政策的修改与转变对自然垄断的相识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自然垄断理论萌芽;早期自然垄断理论〔初步开展阶段〕;现代自然垄断理论——比拟成熟的自然垄断理论;自然垄断理论的最新探究成果1.自然垄断理论萌芽始于19世纪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他认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此为自然条件确定论,即把自然垄断的缘由归结为制度的垄断和自然要素的稀缺性也就是说自然垄断与资源的集中状况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相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2.早期自然垄断理论〔初步开展阶段〕自然条件确定论遭受到经济现实的挑战,在与自然因素关系不大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自然垄断,说明自然条件确定论是片面的。
托马斯?法勒〔Thomas Farrer,1902〕是比拟早遵照经济特征以分辨自然垄断的学者之一他把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或者发生竞争而最终失败的产业归为自然垄断产业,并详细列出了这些产业的5个经济特征,包括:〔1〕这些产业必需供应生活必需的产品或效劳; 〔2〕这些产业必需具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地理条件; 〔3〕这些产业的产出品必需是无法储存的; 〔4〕这些产业的生产必需以规模经济为特征;〔5〕这些产业的顾客要求获得稳定的、牢靠的供给,通常只能由一个企业才能供应这种供给亨利亚当斯: 1887年,亨利?卡特?亚当斯〔Henry Carter Adams〕在《政府与产业行为的关系》一文中探讨了自然垄断问题他把产业遵照不变的规模效益、下降的规模效益和上升的规模效益分为三种类型,他认为,对第一、二种产业可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但对于规模效益递增的产业应当实行政府管制亚当斯把自然垄断的定义简化为产业的规模经济技术状况,把政府管制看作是维护大规模生产优势,爱护消费者免受垄断企业滥用垄断力气而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伊利等人的探究: 1937年,理查德?T?伊利〔Richard T.Ely〕提出了有关自然垄断的不同观点,他把自然垄断划分为三类:〔1〕依靠独一无二的供给资源〔如某种稀有的矿藏〕而形成的自然垄断;〔2〕以隐私或特权〔如专利〕而形成的自然垄断; 〔3〕由于业务上的特性而产生的自然垄断。
他认为铁路和公共设施等最重要的自然垄断就是第三种类型的自然垄断在伊利看来,自然垄断可以定义为“不行竞争性”,这种“不行竞争性”可能来源于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但也有其它因素会使竞争“自我破坏”,因而,垄断是较好的供给来源,因为它更稳定,有更高的效率总结:这些学者相识到了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也相识到了规模经济对自然垄断起的作用,但是自然条件确定论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3.现代自然垄断理论——比拟成熟的自然垄断理论特点:主要从规模经济和存在大量沉淀本钱的角度来理解和阐述自然垄断理论Clarkson and miller(11012),认为自然垄断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函数呈规模酬报递增状态,即平均本钱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Samuelson and Nordhaus(11018), 认为当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此强劲,以致只有一个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就会产生自然垄断Stigliz(11017),认为在某些状况下,生产一种商品所运用的技术导致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或很少几个厂商,这种状况叫自然垄断Lipsey(11017), 认为自然垄断的根源就是规模经济 总结:将自然垄断归结为规模经济的技术特征 4.自然垄断理论的最新探究成果关于自然垄断的新的观点认为,传统观点对自然垄断的相识不够全面,对自然垄断的恰当定义应建立在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和本钱弱增性〔Subadditivity〕的根底上,而不应当仅仅建立在规模经济的根底上。
也就是说,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本钱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给整个市场的本钱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本钱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本钱最小,该行业就仍旧是自然垄断行业Bonbright(1961)曾指出范围经济在自然垄断形成中的作用 Kahn〔1971〕指出要对将自然垄断理解为规模经济的观点持慎重看法丹尼尔·史普博〔Dannidl.F.Spulber,11019〕在《管制与市场》中给自然垄断的定义是:自然垄断通常是指这样一种生产技术特征:面对必须规模的市场需求,与两家或更多的企业相比,某单个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本钱供给市场自然垄断起因于规模经济或多样产品生产经济植草益: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存在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及本钱劣加性,使供应单一产品和效劳的企业或联合起来供应多种产品和效劳的企业形成一家公司〔垄断〕或极少数公司〔寡头垄断〕的概率很高Baumol〔1979〕发表《论多种产品产业自然垄断的适当本钱检验》 Baumol,Panzer and Willig 发表《范围经济》 Sharky(11012)发表《自然垄断理论》——这些探究成果推动了自然垄断理论的开展总结:自然垄断不仅始于狭义的规模经济,还有范围经济和本钱劣加性。
〔1〕传统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定义传统规模经济定义:“在既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本钱,假如在某一区间递减〔或递增〕,那么称在该区间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传统自然垄断的定义:“假如由一个企业生产整个产业产出的生产总本钱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生产这个产出水平的生产总本钱低,那么这个产业是自然垄断的”〔伊特维尔等,11016〕从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的上述定义可以得到两个命题:命题1:在单产品状况下,某个特定产量区间内存在规模经济等价于平均本钱曲线在该产量区间内〔严格〕下降命题2:在单产品状况下,假如在全部的产出水平范围内都存在规模经济,那么势必导致该产品是自然垄断生产总结:传统定义的缺陷〔2〕Baumol,Panzar和Willig〔11012,11019〕 定义的规模经济 从本钱函数角度看,规模经济的程度可以用S〔y,w〕=C〔y,w〕/∑y[,i]C[,i]〔y,w〕衡量〔注:这里隐含地假定本钱曲线是可微的,定义3中也有一样的假定〕当S的值大于、等于或小于1时,分别对应着规模收益〔局部〕递增、不变或下降其中y=〔y[,1],y[,2],…,y[,w]〕为产出产品的向量组合,w=〔w[,1],w[,2],…w[,r]〕为不变的要素价格向量,C〔y,w〕为本钱函数,y[,i]>0,C[,i]≡ C/ y[,i]。
〔2〕什么是范围经济?〔定义〕? 设M={1,2,…,M}为产品集合,S为M的某些子集合,Q为产出向量,QS代表产出在子集合S中而其它产出为零的产出向量假如对 S,T 属于M,S≠0,T≠0,S∩T=0,有C〔QS〕+C〔QT〕>C〔QSUT〕成立,那么本钱函数C〔Q〕显示出范围经济〔3〕什么是本钱劣加性〔弱增性〕?假如对随意的产出向量y[1],y[2],…,y[k],0<y[i]<y,y[i]≠y,i=1,2,…,k,∑y[i]=y,有C〔y〕<∑C〔y[i]〕成立,那么称本钱函数C〔y〕在产出水平y具有严格劣加性〔Strict Cost Subadditivity〕〔4〕用本钱劣加性定义自然垄断假如在全部相关产出范围内,本钱函数都具有严格劣加性,那么该产业被称为自然垄断产业或者说,假设在全部产出水平y的范围内,对随意的y[i]≤y,本钱函数C〔y[i]〕都具有严格劣加性,那么该产业是自然垄断产业〔5〕最新自然垄断理论的结论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