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言书信格式范文

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45KB
约4页
文档ID:98322060
文言书信格式范文_第1页
1/4

文言书信格式范文      文言书信格式主要分为七部分,分别为: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等      一、提称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应用对象及常用敬语      尊长:尊鉴、赐鉴、钧鉴、崇鉴      师长:尊鉴、台鉴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政界: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常用礼告敬语的应用对象及常用敬语      直系尊亲: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上辈: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      平辈:敬启、拜启、谨白、上      晚辈:手书、手谕、字示      传统称谓敬语的应用对象及常用敬语      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长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      老师: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兄弟、姐妹:手足      平辈: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      平辈年幼者: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同学:研右、砚席、文几      小辈: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长辈女性:懿鉴、懿座      平辈女性: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史席、著席、撰席      新进:英鉴、伟鉴、台席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1234567下一页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