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辛亥革命(又称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学习目标1.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2.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难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基础梳理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及评价 ①1894年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 ; 兴中会: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 ; ③提出三民主义 ; ④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 ⑤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⑥1924年成立黄埔军校,开展国民革命;1925年去世1925年孙中山逝世评价: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国父”(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两位“国父”华盛顿领导美国赢得独立并民主建国,被誉为美国“国父”,两人都为民主政治做出了贡献,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2、中国同盟会建立:1905年,日本东京;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或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报:《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及机关报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民生主义)……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 《民报》发刊词——孙中山4、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平均地权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没有实现5、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①政治: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④社会生活:剪辫、易服、改称呼、废除跪拜礼7、辛亥革命的果实被 袁世凯 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 北洋军阀 的统治8、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五色旗为国旗;废除宣统年号,改用民国纪元,同时使用公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等权力;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你怎么看?①成功 理由: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失败 理由: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0、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是宣统帝(溥仪)皇帝”这一称号存在了2132年即前221+1912-1=2132年1908年,年仅两岁的溥仪即位,改元宣统,溥仪即末代皇帝宣统帝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的统治结束11、民国纪年的计算公式是:1911年,即公元1918年是民国7年,民国22年是公元1933年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12、世纪年代计算方法:一个年代是10年,一个世纪是100年、一个世纪的前20年为本世纪初,最后10年为本世纪末,如:1937年是20世纪30年代,1911年是20世纪初,1991年是20世纪末一个世纪的前50年为上半期,后50年为下半期拓展延伸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处练一练:火眼金睛找错误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