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附件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试行 2017 年 3 月 3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5 1 1 编制目的 5 1 2 适用范围 5 1 3 编制依据 5 1 4 术语与定义 7 1 5 指导原则 7 1 6 总体程序 8 1 7 组织编制单位 9 第二章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和应急 10 2 1 双层罐设置 10 2 2 防渗池设置 11 2 3 地下水日常监测 12 2 4 应急响应 13 第三章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13 3 1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 13 3 2 采样和分析方法 17 3 3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 20 3 4 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22 第四章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24 4 1 工作程序 24 4 4 2 控制和治理目标确定 24 4 3 控制和治理技术筛选 25 4 4 控制和治理方案确定 28 4 5 控制和治理工程设计及实施 28 4 6 控制和治理运行和监测 28 4 7 控制和治理验收和终止 28 5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1 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2020 年 和 水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增强加油站地 下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性 规范性和长效性 根据 环境保护法 水 污染防治法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 14848 及相关法律 法规 标准 文件 编制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试行 以下 简称 指南 1 2 适用范围 指南 适用于加油站的地下水污染预防 日常监测 环境状况 调查 采样和分析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和 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工作 1 3 编制依据 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2020 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 14848 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GB T 30040 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 T 5093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 1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 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 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 338 地下水水质标准 DZ T 0290 钢制常压储罐 第一部分 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 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 AQ 3020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DB 11 588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 3022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环发 2012 140 号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 试行 环办 2014 99 号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 试行 环办 2014 99 号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 试行 环办 2014 99 号 地下水污染修复 防控 工作指南 试行 环办 2014 99 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 使用其最新版本 7 1 4 术语与定义 加油站 具有储油设施 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 柴油 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服务的场所 埋地油罐 罐顶低于周围 4m 范围内的地面 并采用直接覆土或 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 双层罐 由内 外罐罐壁构成具有双层间隙的储罐 双层管道 由内 外管管壁形成的具有双层间隙的管道 防渗池 埋地油罐外围专门设置能够起到二次防渗保护作用的 池子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调查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 确定加油站及 周边地下水环境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在环境调查基础上 分析加油站 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 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 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利用物理 化学或生物等工程 或非工程措施与方法 固定 转移 吸收 降解或转化地下水中的 污染物 使其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 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1 5 指导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针对加油站污染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 制 定针对性的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 调查 控制和治理的技术方法 为我国的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加油站地下 8 水污染预防 污染调查 健康风险评估 控制和治理等过程 保证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 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 时间和经费等因素 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 使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 切实可行 可满足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1 6 总体程序 指南 总体工作程序包括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 环境状况调 查 模拟预测 健康风险评估 控制和治理等环节 总体工作程序 见图 1 1 为了预防加油站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需设置双层罐或防渗池 同时开展地下水监测 当日常监测中发现加油站发生油品泄漏事故 或者地下水中任一特征指标超标 需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 确定是 否发生污染 污染程度和范围 当地下水中加油站特征污染物的浓度超过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 14848 或 地下水水质标准 DZ T 0290 中 III 类水标 准 或者当检出未列入上述标准的特征污染物时 须开展地下水污 染健康风险评估 当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不可接受时 确定控制和 治理目标 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 9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 防渗漏措施 更换双层罐设置防渗池 防渗漏监测 地下水监测 污 染 预 防 发生泄漏特征污染物超标结束 污 染 调 查 初步采样 详细调查 补充调查 是否超过标准或风险结束 健 康 风 险 评 估 风险评估 风险是否可接受结束 确定控制和治理目标 控制和治理技术筛选 控制和治理方案确定 控制和治理工程实施 监测 运 行 控制和治理终止 控 制 和 治 理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是 图 1 1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总体程序图 1 7 组织编制单位 本 指南 由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组织 环境保护部环境 规划院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编制 10 第二章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和应急 为防止加油站油品泄漏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加油站需要采 取防渗漏和防渗漏检测措施 所有加油站的油罐需要更新为双层 罐或者设置防渗池 双层罐和防渗池应符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 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的要求 设置时可进行自行检查 检 查内容见附录 加油站需要开展渗漏检测 设置常规地下水监测 井 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 2 1 双层罐设置 埋地油罐采用双层油罐时 可采用双层钢制油罐 双层玻璃纤 维增强塑料油罐 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既有加油站 的埋地单层钢制油罐改造为双层油罐时 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等满足强度和防渗要求的材料进行衬里改造 双层钢制油罐和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内层罐的 罐体结构设计 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钢制常压储罐 第一部分 储存 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 罐 AQ 3020 的有关规定执行 并应符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 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的其他规定 与土壤接触的钢制油罐外表面 其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 3022 的有关 规定 且防腐等级不应低于加强级 双层油罐系统的渗漏检测可参考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GB T 30040 中的渗漏检测方法 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补给区 优先采用压力和真空系统的渗漏检测方法 11 2 2 防渗池设置 防渗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渗池应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 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的有关规定 2 防渗池应根据油罐的数量设置隔池 一个隔池内的油罐不 应多于两座 3 防渗池的池壁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 池底宜低于罐底设 计标高 200mm 墙面与罐壁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 500mm 4 防渗池的内表面应衬玻璃钢或其他材料防渗层 5 防渗池内的空间 应采用中性沙回填 6 防渗池的上部 应采取防止雨水 地表水和外部泄漏油品 渗入池内的措施 7 防渗池的各隔池内应设检测立管 检测立管的设置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检测立管应采用耐油 耐腐蚀的管材制作 直径宜为 100mm 壁厚不应小于 4mm 2 检测立管的下端应置于防渗池的最低处 上部管口应高出罐 区设计地面 200mm 油罐设置在车道下的除外 3 检测立管与池内罐顶标高以下范围应为过滤管段 过滤管段 应能允许池内任何层面的渗漏液体 油或水 进入检测管 并应能 阻止泥沙侵入 4 检测立管周围应回填粒径为 10 30mm 的砾石 5 检测口应有防止雨水 油污 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12 8 装有潜油泵的油罐人孔操作井 卸油口井 加油机底槽等 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部位 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采取防渗漏措施的加油站 其埋地加油管道应采用双层管道 具体设计要求应符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的规定 双层油罐 防渗池和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宜采用监测 系统 采用液体传感器监测时 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不应大于 3 5mm 其他设置要求可参见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及 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 T 50934 2 3 地下水日常监测 1 处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的加油站 设 两个地下水监测井 在保证安全和正常运营的条件下 地下水监测 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场地内 与埋地油罐的距离不应超过 30m 2 处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外的加油站 可设一个地下水监测井 地下水监测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内 3 当现场只需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井时 地下水监测井应设 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下游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尽可能靠 近埋地油罐 4 当现场需要布设两个地下水监测井时 第二个地下水监测 井宜设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作为背景监测井 在保证 安全的情况下 尽可能靠近埋地油罐 5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采用一孔成井工艺 设计需结合当地水 文地质条件 并充分考虑区域 10 年内地下水位变幅 滤水管长度和 设置位置应覆盖水位变幅 监测井设置的其他要求可参照 场地环 13 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T 25 2 执行 6 地下水监测指标及频率 1 定性监测 可通过肉眼观察 使用测油膏 便携式气体监测 仪等其他快速方法判定地下水监测井中是否存在油品污染 定性监 测每周一次 2 定量监测 若定性监测发现地下水存在油品污染 立即启动 定量监测 若定性监测未发现问题 则每季度监测 1 次 具体监测 指标见下表 表 2 1 加油站地下水监测项目表 表 2 1 加油站地下水监测项目表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数量 特 征 指 标 挥发性有 机物 萘 1 苯 甲苯 乙苯 邻二甲苯 间 对 二甲苯 5 甲基叔丁基醚 1 2 4 应急响应 若发现油品泄漏 需启动环境预警和开展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 措施主要有泄漏加油站停运 油品阻隔和泄漏油品回收 在 1 天内 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在 5 个工作日内提供泄漏加油站的初始 环境报告 包括责任人的名称和号码 泄漏物的类型 体积和 地下水污染物浓度 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第三章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3 1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分为第一阶段调查 第二阶段调查 14 和第三阶段调查 若加油站开展了地下水日常监测等地下水污染预 防工作 发现地下水特征污染物超标或风险不可接受时 可直接启 动第二阶段调查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 3 1 图 3 1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程序 3 1 1 第一阶段调查 3 1 1 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环境调查通过收集与调查对象相关的资料及现场勘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报告 是否需要第二阶段调查评估 是否需要第二阶段调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