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1)掌握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熟悉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3. 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1)掌握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含义2)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及其基本要求3)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了解和熟悉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4. 师德规范与法规教育1)了解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2)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时间(2008年)、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3)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对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主要要求4)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新颁)等法律中关于 “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规定和要求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考查目的:本题通过题目陈述的情况,让考生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答案:A【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考查目的:本题通过所述现状,让考生学会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属应用层次,较难题解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答案:B【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1.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例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让考生了解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属了解层次,容易题解析:布鲁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水平,评价是最高水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例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所强调德育方法是( )A. 说理教育法 B. 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自我修养法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各主要德育方法的内涵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解析:《论语》中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用在教育方面,就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答案:B【例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知与行的矛盾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特征,学会在德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程度题解析:德育过程中有诸多矛盾的,但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答案:C 【例7】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既依据《教师法》,也依据《义务教育法》答案:D【例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是( ) A. 师德表现 B.学历水平C. 专业职称 D.教学质量考查目的:理解当前和今后加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及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解析: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根本和关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 A.语言智能 B.人际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创造智能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掌握并在实际中应用该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 答案:ABC【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 A.设计者 B.信息源 C.促进者 D.反思者考察目的:本题通过了解教师的重要角色,增强考生的角色意识,属了解层次,容易题解析: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
答案:ABC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情绪性 D.情境性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 答案:ABD【例4】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 )三个维度 A.控制点 B.可变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韦纳的归因理论,掌握韦纳归因理论的关键,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解析: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题中B选项不符合 答案:ACD【例5】学生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考查目的:懂得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
属于了解和熟悉层次,较容易题解析:品德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答案:ABCD【例6】下列选项中属于说服教育的有( )A.讲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