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经济摩擦及其在亚洲的争夺冯昭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tl本研究所木文将回顾8 o年代美LI经济摩擦的发展变化,论述美摩擦复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美日对 亚洲进行争夺的主要表现,然后对美LI经济摩擦的今后发展作一展望•、8 0年代—贸易摩擦日益深化的十年战后,美LI贸易关系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从战后到6 0年代中期,口对美贸易收支一氏存在大幅度赤字, 而且对美贸易赤字占U本对外贸易赤字的大半1 9 6 5年,日对美贸易收支转为黑字,而H.黑字逐年 扩大随着国与国Z间贸易关系的发展,总难免伴有齟齬和摩擦然而,鉴于战后美日Z间存在特别紧 密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美FI经济实力对比此消彼长的迅速变化,美FI贸易摩擦具有一般国家间贸易摩 擦所罕见的激烈、顽固、持久、深刻的特性进入8 0年代,日本对美的出口进一步加强,美对H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FI贸易摩擦进一步激化和深 刻化,其主要表现是:(1)美日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从19 8 0年到1 9 8 7年,美对H贸易赤字不断扩大,1 9 8 7年的赤字额达5 7 0亿美元,为1 98 0年的1 0 4亿美元的近6倍对H贸易赤字在美国整个外贸赤字中所占比垂在1 9 8 0年为4 0. 9%, 19 8 1年达到最高点,为5 6.5%, 1 9 8 3年下降到3 1.4%,以后又逐年上升到19 87 年的3 5.7%。
1 ) 1 9 8 7年以后,美国外贸形势逐年好转,对L1贸易赤字也逐年下降,但由于整 个外贸赤字下降更快,因阳对日贸易赤字占整个外贸赤字的比重反而有所增大,解决对日贸易逆差问题 的迫切性更加突出美FI贸易失衡不仅表现在贸易收支方而,而且也表现在贸易结构方面以1 9 8 0年为例,H本对美出 口的前1 0种商品(按出口额人小排队)全是工业制品,而美国对日出口的前1 0种商品中除飞机-项 外全是初级产品1 9 8 0年9月发表的“美H贸易作业部会报告”不无感慨地指岀:“美国好像是H本的 殖民地,为了换取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而砍伐木材,栽培谷物”2〕然而,尽管美国觉察到了这 个问题,却未能采取冇力措施来改变它“向先进国家提供原料"的“发展中国家型贸易结构覽(2 )贸易摩擦扩展到高技术产品领域早在1 9 7 9年初美国众议院“对贸易监视小委员会"提出的调查报告书就预感到,美LI贸易摩擦将扩 展到计算机、电了、通信、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领域,(3)这个预感为8 0年代美贸易的实际发 展所证实1 9 8 0年,美国在重要的高技术领域——半导体产晶的对日贸易方而由出超转为入超1 9 8 5年6 月美国半导体工业会(S I A )根据1 9 7 4年通商法第3 0 1条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倾销行为”提出 诉讼,美LI政府经过一年多的交涉于1 9 8 6年9月缔结了包括开放口木半导体市场和采取反倾销措丿施 等内容的半导体贸易协定,协定签署才过半年,里根总统于1 9 8 7年4刀以口本政府违反该协定为由 发表“对LI半导体报复措施二对从I」木进口的个人计算机、彩电等电了产品课以1 0 0 %的高关税。
针对H本的数控机床出口攻势,1 9 8 3年8月全美机床工业会根据1 9 6 2年通商扩大法第2 3 2条 提出诉讼,1 9 8 6年5月里根总统发表声明婆求日本等国自主限制对美的数控机床出口,随后在美日 两国政府协议的基础上,日木于同年1 1月同意在1 9 8 7年开始的5年期间白主限制6种数控机床的 对美出口数量1 9 8 7年日本东芝公司违反巴黎统筹委员会规定向苏联出口精密数控机床一事败銘, 美国借机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加强出口审査)并对东芝公司实行严厉制裁,使日本机电出口蒙受沉重 打击针对FI本在计算机领域的挑战,1 9 8 6年1 2月美国提出把超级计算机也作为“个别市场协议” (MO SS协议)的协商对象之一,1 9 8 9年5月美国通商代表部指名木为“不公正贸易国”,并把超级计 算机、卫星、木材制品三个项冃作为调查LI本不公正贸易行为的重点对彖领域1 9 8 8年底,美LI正式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开发LI木航空自卫队使用的下一代支援战斗机FSX,但 是,19 8 9年初,由于美国议会对这个共同开发计划提岀不同意见,美国政府对已经达成协议的计划 重新进行研究,并再次与FI本政府讨价还价,促使共同开发的条件更加有利于美国,其结果,日本需将 共同开发的技术提供给美国,而H本使用美国的技术却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围绕FSX开发问题的谈 判过程中,已经正式达成的协议竟可以不算数,这种异常事态反映美LI摩擦达到了何等的尖锐程度3) 8 0年代中期以來,美国通过调整汇率,增强出口竞争力,使整个贸易逆差自1 9 8 7年以來逐 年下降,但对日逆差下降较慢,因而在整个贸易逆差中的地位反而更加突出1 9 8 3年8月美国众院提出“访问H本、南朝鲜通商使节团报告”,其中特别强调把调整汇率作为解决 美日贸易失衡问题的一个重点1 9 8 4年成立了美H美元H元委员会,磋商调整汇率问题19 8 5 年9月西方5个发达国家达成“广场协议“,决定对汇率进行联合干预其后,美元迅速贬值在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还不断要求口木、西欧等贸易伙伴采取扌音施,进一步对美开放国内市场,美国 众议院1 9 8 5年1 1月提出的“访问远东通商使节代表团”要求日本立即实施扩大进口计划,以便使美 日贸易逆差在其后5年能大幅度下降4〕另一方面,美国出口企业为了加强竞争力,努力进行结构性改革,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使近儿 年來牛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达3.6 %,使产品成本平均下降到比FI本、西欧低大约1 0 %,半成品成本(平 均)下降到分别相当于口木和德国的8 0 %和6 0 %。
自198 7年中以來,美国制成品的出口价格以 2. 1 %的年率上升,不到海外竞争产品的价格上升率4.7%的一半同时,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 灵活的优惠措施,大力扶植出口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其结來,从1 9 8 6至1 9 9 0的儿年中, 美国的外贸出口增长了 7 6%,而进口增长速度则只有出口增长速度的一半,其小飞机、电机、小汽车、 卡车、电子计算机和办公机器以及小型制品的出口额分别增长了 9 9.4%、1 3 3.1 %. 6 1.4%、 6 9.5%和1 45%伴随出口上升和进口下降,持续了 8年的巨额贸易逆差在1 9 8 7年达到创历史 最高纪录的1 5 9 5亿美元以后逐年下降,1988、1989、1 9 9 0年分别为118 5亿、11 5 0亿、10 9 0亿美元,其中对日贸易逆差也在1 9 8 7年达到创历史最高纪录的5 1 0亿美元以后 逐年下降,1988、1989、1 9 9 0年分别为5 1 8亿、4 9 0亿、4 1 1亿美元由于美对日 贸易逆羌改善的速度不如美国整个外贸逆差改善的速度快,因此,对口贸易逆差在美国幣个外贸逆羌中 所占的比重一直很人,(5)1987、1988、1989、1 9 9 0 年分别为 3 5.7%、4 3.7%、4 2.8%、3 8.5%。
4) 贸易摩擦的争论点H益深入到对方国内的经济政策、经济结构问题早在8 0年代初,美国众议 院提出的“访问远东通商使节团报告书"(19 8 1年1 2月)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H本的产业政策,认 为“LI木对新兴产业进行保护、扶植,使之避免与进口竞争,同时促进其出口,肓到新兴产业成长到具有 打入国际市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Z时,才撤除贸易壁垒,允许其同进口展开竞争这种作法是 “不公正”贸易竞争6〕1 9 8 5年1 1月美国众议院提出的“访问远东通商使节团报告书”进一步触及到日本国内的经济政策, 认为“应该对战后H本的曾经行Z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姿态重新进行检讨,如有必要,应该将出口主导型增 长路线转换为内需主导型增长路线",而如果口本采収重视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政策,扩大内需和消费, 就可以使美国的出口机会获得增加7)1989年5月由布什总统提议,同年7月由美日首脑会议宣布开始的美日“结构障碍协商” (S I I )则把 两国贸易燈擦的争论引向全而涉及两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问题的新阶段虽然在“结构障碍协商”中, 美F1双方都指出对方的、有碍于两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并要求对方提出改进措施,但主要是美国方 面指出LI方的结构障碍并要求口方改善。
从1 9 8 9年9月至1 9 9 0年6月举行的五次会谈中,美国 要求日本加以改进的“结构障碍哆达2 0 0多项,包括储蓄投资、土地利用、流通、排他性商业惯例、 知识产权、企业系列化、价格机制等许多方而,大有要从贸易政策、经济政策、企业行为、商业惯例、 经济制度、产业文化直到社会结构和包括价俏观、市场观在内的经济系统对整个FI木来一次脱胎换骨的 改造的势头当然,H本方面也指出了美国方面的“结构障碍''并要求采取对策,如削减财政赤字、刺激 个人储蓄、振兴出口和废除出口限制、加强研究开发和对劳动者的训练教育等〔8)二、经济摩擦的复合化、多元化 从8 0年代美H经济摩擦的发展可以看出,美H经济摩擦从贸易摩擦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以贸易摩擦为 主,包括技术摩擦、投资摩擦、结构摩擦等的复合化、多元化摩擦卞面对贸易摩擦以外的儿个主要的 摩擦形态稍作分析1) 技术摩擦和军事技术摩擦技术摩擦不同于一般贸易摩擦,其特点首先表现在它较多地涉及到知识产权的纠纷8 0年代美FIZ间 的专利纷争,围绕计算机软件的纷争不断发生正反映了这一特点1 9 8 7年6月,美国商业部发表题 为“新兴技术的现状——至2 0 0 0年的经济、技术评价”的报告指出,发明了大量新技术的美国,“能否 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利益,与它能否冇力地保护其知识产权人有关系二今后美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 护与授善于钻知识产权缺乏保护的空了的口本Z间的冲突将可能进一步加剧。
技术摩擦的另一个特点是,鉴于许多高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导致许多技术摩擦带有贸易摩擦和军事摩 擦的两重性比如,围绕半导体贸易的摩擦背后,不仅冇美国为其半导体产业受到冲击而引起的恼怒, 而且有美国对H本的半导体器件H益深入到美国武器装备的中枢部位而产牛的不安1 9 8 7年美国国 防部提出的题为“防卫用半导体的依赖问题”的报告书中指出,在美国生产的冇代表性的空对空导弹中, “有1 6种元器件依赖外国,如果外国停止供应,在1 8个刀内美国将不得不停止生产这种导弹9) 此外,19 8 8-198 9年美日关于共同开发FSX的交涉出现波折也与美国国内所谓“防卫、贸易连 结论”(与之对立的是“防卫、贸易分离论”)的抬头有密切关系技术摩擦的第三个特点是,美H围绕对苏联等“东方”国家的技术禁运问题的才盾分歧与两国贸易摩擦的 相互纠缠1 9 8 7年发生的“东芝事件"即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以“损害西方安全叩勺政治人帽子狠狠 敲打口木,固然有其政治原因,但另一方面,借机整一下贸易竞争对手的“醉翁Z意"也是昭然若揭的 虽说大部分技术摩擦是从贸易摩擦发展1佃来的,但也有一部分技术摩擦是从两国技术合作中产生的比 如,围绕日本参加美国S D I研究一事的讨价还价,围绕两国共同开发FSX的谈判的一波三折,都表 明伴随美日技术合作而产生的摩擦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共同开发、研究的成果的归属权的争执, 围绕军事领域的共同开发、研究的成果的保密问题和出口问题的争执等等。
2) 投资摩擦日本增加对美直接投资,原是被当作缓和美日贸易摩擦的一个对策何提出来、特别是作为美国方面的耍 求而提出来的例如,早在1 9 7 9年1月由美国下院“对H贸易监视小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就劝告Fl木 增加对美直接投资,认为这具有代替H对美出口的效果1 9 8 0年9月提出“美H贸易作业部会报告” 则强烈要求口木汽车企业对美投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