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1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52KB
约42页
文档ID:229206912
第六章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1_第1页
1/42

第六章 老年人日常生活及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第一节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居室环境、个人卫生、饮食、排泄、体育活动、睡眠、安全管理等方面一、居室环境,(一)居室设计 朝南,冬暖夏凉 设计简单、明净、宽畅、 平坦,(二)盥洗室,平坦防滑,安装坐式便桶,装扶手、呼叫器,(三)湿度和温度,冬季 22-24 夏季 28-30 湿度 50-60,(四)照明,白天自然光 夜间用地灯或关灯,(五)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柔软、舒适,(六)安全管理,常见安全问题:跌倒、误吸、烫伤、坠床、误用药、心理伤害等,二、个人卫生,(一)衣着 全棉或真丝 夏季防暑 冬季注意下肢保暖 (二)口腔 做好口腔护理,三、沐浴,中性肥皂,适宜水温(35-40) 注意保暖,四、皮肤、头发及特殊部位卫生,1.皮肤护理 防压疮 2.头发护理 每日梳理,洗头不可过勤 3.保持外阴清洁 4.足部护理 保暖、每晚泡脚,定期修剪指甲,五、饮食护理,(一)饮食原则 1.食物选择 限制热量,营养均衡,低脂低糖 2.食物加工 松软、细烂、色香味俱全 3.少食多餐 辅以2-3次点心 4.注意餐饮卫生,(二)饮食指导,1.膳食选择 考虑食欲、咀嚼能力、消化功能所患疾病对食物特殊需求 2.烹调原则 蔬菜应现炒现切,煮米饭不宜多次淘洗,(三)水分摄入,老年人每日饮水1000-2000 每日清晨饮水300-400,可 冲洗肠道 冲洗泌尿道,排毒保护肾脏 降低血液粘稠度 茶水 促进新陈代谢、解除疲劳、利尿、增进食欲,六、排泄护理,(一)安排规律排便时间 (二)安置合适排便环境 (三)采取舒适排便姿势,第二节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和护理,跌倒 指从平地行走或稍高处摔倒在地,多见于老年人 老年人跌倒后常发生骨折,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多种并发症压疮、栓塞等,视觉问题 视力 平衡问题 平衡 一过性脑缺氧 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 骨质疏松症 心理因素 药物 药物,视力问题有时是暂时的. 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暂时性动脉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器官老化过程中出现的慢性进行性视力改变,包括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能力降低、晶状体的浑浊度增加,降低老年人的感觉、辨色和调节能力。

但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突然、意外的视力问题 返回,神经调节受老化及慢性病的影响 1、神经调节能力下降会出现,躯体摇摆增加 脚不能抬高 步幅降低,引起跌倒危险的药物,引起跌倒危险的几种疾病,地面 通道 照明 楼梯 扶手 睡床 室温,(二)外在因素(环境因素),跌倒的预防,(一)正确评估老年人的活动能力 (二)改变生活环境 (三)行为训练 (四)防治引起跌倒的疾病 (五)合理用药 (六)预防住院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七)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八)健康宣教 连接,平衡功能差所致的跌倒,助步器能提供良好的侧向稳定性,因此,借助合适的助步器能部分降低跌倒的危险对平衡功能差的老年人还应加强看护 住院老人为预防跌倒,除上述措施外,还应了解跌倒史和是否存在跌倒的危险因素在其床尾和护理病历上作醒目的标记,建立跌倒预防记录单药物因素引起的跌倒,对因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的药物老人应减少用药剂量和品种,睡前床旁放置便器 意识障碍的老人床前要设床档;帕金森病人遵医嘱按时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患骨关节炎老人可采取止痛和物理治疗后两种病人同时借助合适的助步器有视力损害者要及时纠正感知功能障碍(视、听觉减退)所致的跌倒,居室照明应充足,看电视、阅读时间不可过长,避免用眼过度疲劳。

外出活动最好在白天进行 指导老人正确使用助听器 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一次视、听力检查 听力检查时注意老人有无耳垢堆积坠床的预防与护理,1.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挡 2.睡眠中翻身幅度过大,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 3.发现老人睡在床边,及时护挡,第三节 老年人便秘护理,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大便次数减少, 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并需要用力排完后尚有残便感,便秘的原因与类型,根据胃肠道系统有无器质性疾病,分为: 功能性(原发性) 饮食与排便习惯不良 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 长期卧床,使用便盆 器质性(继发性) 胃肠道梗阻或蠕动异常 医源性便秘(药物、手术) 神经精神性便秘 按粪便贮留部位不同,分为结肠性和直肠性,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结构 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适当运动 腹部自我按摩 心理指导 预防意外,便秘用药护理,用药原则 一般不宜经常使用 少用刺激性强的泻药 口服泻药对直肠下粪块堵塞者无效,需灌肠治疗 伴有腹痛者诊断未明前,不可滥用泻药蜂蜜:2030ml,温开水溶,清晨空腹饮用 甘油、石蜡油或香油: 10 20ml,每晚睡前服长期使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番泻叶:3 5g,每晚沸水泡汁服仅作用于结肠或远端回肠,服后8 10h起效。

口服泻药的护理措施,第四节 大便失禁护理,大便失禁是指粪便 随时呈液态流出, 自己不能控制大便失禁常同时伴随便秘和尿失禁发生 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产的老年妇女发生率最高 这是一种会伤害自尊的身体功能减退现象,常造成老年人焦虑、惧怕、尴尬,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1、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 2、调整饮食 3、局部护理 4、应用止泻剂 5、针灸 6、生物反馈治疗 7、健康指导 (1)盆底肌锻炼 (2)自我评价,护理措施,第五节 尿失禁护理,尿失禁是指尿液不 受主观控制而自尿 道口溢出或流出类型 急迫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充溢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指在完全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时出现不自觉的自发性排尿常由于非泌尿生殖系统的因素,如认知功能的障碍、排尿环境及体能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的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发生在咳嗽、大笑、提重物、打喷嚏等增加腹部压力时,有少量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主要与盆底肌肉松弛和尿道括约肌力量减弱有关 老年经产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尿道、引道产生的影响,以及分娩造成的骨盆底肌肉松弛等原因,易发生此种类型的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由于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处于充盈状态,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溢出。

见于慢性前列腺增生、粪便嵌顿、尿道狭窄引起的下尿路梗阻和脊髓损伤护理干预,行为治疗 压力性、急迫性及其他混合性尿失禁的首选治疗方法 包括: 盆底肌训练 膀胱行为治疗 排尿习惯训练 间歇性导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