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学院基础课设置意见说明(一)理工类数学基础课程安排表其中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讲课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考试性质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A 4/64 64 4 校考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B 3/48 48 3 校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4/64 64 4 校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3/48 48 3 校考高等数学(I) 6/96 96 6 校考高等数学(II) 6/96 96 6 校考线性代数 3/48 48 3 校考复变函数 2/32 32 2 校考数学物理方程 2/32 32 2 系考必修数学物理方法 3/48 48 3 系考数学建模 A 3/48 36 12 3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大学数学选讲(I) 4/64 64 4 系考大学数学选讲(II ) 4/64 64 4 系考选修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跨学科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素质拓展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注: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根据专业需求可选 48 学时或 64 学时。
2. “数学建模”可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专业要求可选 48 学时或 32 学时, “数学实验”也可安排在第三学期 “数学建模 A”比“数学建模 B”的内容多“数学建赛题 8 讲” ,数学建模 A 与数学建模 B 均可作为选修、跨学科、素质拓展内课程.3.“大学数学选讲(I)”及“大学数学选讲(II)” 主要为考研学生提供帮助,因此建议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大学数学选讲(I)复习高等数学内容,大学数学选讲(II)复习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主要针对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4.“数学文化”可安排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中任一学期二)经管类数学基础课程安排表其中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讲课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考试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4/64 64 4 校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3/48 48 3 校考高等数学(I) 6/96 96 6 校考高等数学(II) 5/80 80 5 校考线性代数 3/48 48 3 校考必修数学建模 A 3/48 36 12 3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大学数学选讲(I) 4/64 64 4 系考选修大学数学选讲(II ) 4/64 64 4 系考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跨学科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素质拓展注: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根据专业需求可选 48 学时或 64 学时。
2. “数学建模”可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专业要求可选 48 学时或 32 学时, “数学实验”也可安排在第三学期 “数学建模 A”比“数学建模 B”的内容多“数学建赛题 8 讲” ,数学建模 A 与数学建模 B 均可作为选修、跨学科、素质拓展内课程.3.“大学数学选讲(I)”及“大学数学选讲(II)” 主要为考研学生提供帮助,因此建议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大学数学选讲(I)复习高等数学内容,大学数学选讲(II)复习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主要针对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4.“数学文化”可安排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中任一学期三)文法类数学基础课程安排表其中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讲课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考试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4/64 64 4 校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3/48 48 3 校考高等数学(I) 6/96 96 6 校考高等数学(II) 5/80 80 5 校考必修线性代数 3/48 48 3 校考数学建模 A 3/48 36 12 3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大学数学选讲(I) 4/64 64 4 系考大学数学选讲(II ) 4/64 64 4 系考选修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跨学科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数学建模 B 2/32 28 4 2 系考数学实验 2/32 8 24 2 系考素质拓展数学文化 32 2 系考注: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根据专业需求可选 48 学时或 64 学时。
2. “数学建模”可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专业要求可选 48 学时或 32 学时, “数学实验”也可安排在第三学期 “数学建模 A”比“数学建模 B”的内容多“数学建赛题 8 讲” ,数学建模 A 与数学建模 B 均可作为选修、跨学科、素质拓展内课程.3.“大学数学选讲(I)”及“大学数学选讲(II)” 主要为考研学生提供帮助,因此建议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大学数学选讲(I)复习高等数学内容,大学数学选讲(II)复习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主要针对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4.“数学文化”可安排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中任一学期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A (64 课时)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1.2 概率的统计定义 §1.3 古典概型§1.4 条件概率 §1.5 事件的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2.2 及分布函数§2.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率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二维随机变量§3.2 边缘分布§3.3 条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3.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 §4.3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4.4 矩、协方差矩阵 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十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知识§10.1 随机过程的概念 §10.2 随机过程的分布与数字特征§10.3 泊松过程及维纳过程第十一章 马尔可夫链 §11.1 马尔可夫过程 §11.2 马尔可夫链 §11.3 多步转移概率的确定 §11.4 遍历性 §11.5 马尔可夫链的应用 第十二章 平稳随机过程 §12.1 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12.2 各态历经性 §12.3 相关函数的性质 §12.4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B (48 课时)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1.2 概率的统计定义 §1.3 古典概型§1.4 条件概率 §1.5 事件的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2.2 及分布函数§2.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率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二维随机变量§3.2 边缘分布§3.3 条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 §4.3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十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知识§10.1 随机过程的概念 §10.2 随机过程的分布与数字特征§10.3 泊松过程及维纳过程第十一章 马尔可夫链 §11.1 马尔可夫过程 §11.2 马尔可夫链 §11.3 多步转移概率的确定 §11.4 遍历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64 课时)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1.2 概率的统计定义 §1.3 古典概型§1.4 条件概率 §1.5 事件的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2.2 及分布函数§2.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率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二维随机变量§3.2 边缘分布§3.3 条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3.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 §4.3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4.4 矩、协方差矩阵 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6.1 数理统计的方法与内容§6.2 样本和总体 §6.3 统计量及其分布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及其求法§7.2 估计量的评选准则 §7.3 区间估计§7.4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7.5 (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7.6 单侧置信区间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8.2 参数假设检验 §8.3 分布假设检验 §8.5 样本容量的选取§8.6 秩和检验第九章 回归分析 §9.1 一元线性回归§9.2 多元线性回归§9.2 回归分析应用举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48 课时)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1.2 概率的统计定义 §1.3 古典概型§1.4 条件概率 §1.5 事件的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2.2 及分布函数§2.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率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二维随机变量§3.2 边缘分布§3.3 条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 §4.3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6.1 数理统计的方法与内容§6.2 样本和总体 §6.3 统计量及其分布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及其求法§7.2 估计量的评选准则 §7.3 区间估计§7.4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8.2 参数假设检验 §8.3 分布假设检验 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注意两个学期全院随机类课程教学任务的平衡性,请教务处给与协商. 建议通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将随机类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及通信类课程设置甚至征求意见教 学 进 程 安 排 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其 中 各学期周学时考核组织单位及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院 系部总学时讲课习题讨论实验上机多种教学形式学分数 16 16 16 16 16 16 16 选课要求电路分析基础A 4 48 3 3信号与系统 B 5 48 48 3 3通信原理 C 6 48 48 3 3数字信号处理 B 6 48 48 3 3信号与系统 C 7 32 32 2 4/通信原理 D 7 32 32 2 4/数字图象处理 7 48 32 16 3 3通信工程及电类课程 无线通信调制与编码 7 48 40 8 3 3计算机导论 1 48 28 20 3 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 2 64 40 24 4 4数据结构与算法 3 64 44 20 4 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4 48 32 16 3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5 32 24 8 3 2JAVA 语言 7 48 32 16 3 3软件工程 4 32 24 8 2 2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