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观察物体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过程,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立体图形的样子,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照片或画面,借助画图、操作等活动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出有据等良好品质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活动任务是观察与辨认一年级下册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3个方向;三年级上册发展到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观察的角度增加,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4个方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任务除了观察与辨认,还包括画出观察到的形状的草图和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四年级下册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的个数在4块(含4块)以内;在小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年级上册正方体的数量增加到5块,并且讨论搭成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最少或最多需要多少正方体;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搭积木比赛、观察的范围、天安门广场三个活动展开学习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本单元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是过去小学数学课程所欠缺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会碰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师不重视,认为小学数学主要是解决好计算和应用问题,图形部分的重点是长度、周长、面积、体积等,观察物体的内容“不像数学”,可教可不教有这种想法的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改变认识实际上“观察物体”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推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是一个人能否有“数学后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问题是教师不会教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不可怕,关键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教科书借助“搭积木比赛”“观察的范围”和“天安门广场”三个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套教科书在不同年级分层次安排了观察物体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空间观念本单元内容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对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相应地,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由前面的观察、辨别到这一单元内容的动手画出,对学生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虽然学生已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仍注重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另外,教科书中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同时,突出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即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来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的观察物体,还包括观察照片或画面中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想象或合情推理,来判断这些照片或画面的拍摄位置或观察位置;或者判断图中的观察对象在同一图中观察者视觉中的范围。
照片或画面是用二维图形来反映现实的三维世界观察照片或画面是对现实空间的间接观察,它与直接观察现实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获得的是直接的空间经验,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前者不仅必须以生活经验为认知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象、合情推理等思维,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些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想象、推理、判断等数学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空间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2.结合有趣的生活现象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科书创设了猴子观察桃子的范围、汽车由远及近行驶和电灯下的影子等有趣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含着数学信息因此,选择这样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3.运用画图、模拟等多样化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由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需要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所以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观察现实空间的直接经验例如,乘船游览拍摄的一组画面,按时间先后排出它们的顺序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没有这种生活经验,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
教科书为此提出的策略是:用一些物品,模拟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然后再来解决从画面间接观察物体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科书在设计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课时安排建议内容建议课时数搭积木比赛(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2观察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天安门广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2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4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知识技能评价要点本单元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小正方体的个数不超过5个)参见样题1)2.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参见样题2)3.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视图)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参见样题3)4.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参见样题4)5.根据照片或图片全景画面(或者平面俯视图)中各建筑物的特点、位置,充分想象各不同拍摄点的位置参见样题5)6.根据全景画面中各建筑物的特点以及照片拍摄的路线,推理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参见样题6)样题1 如图,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样题2 如图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请你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样题3 桌上摆着一个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它的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从它的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1)它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在合适的图形下面画“√” ( ) ( ) ( ) ( )(2)按题目的要求搭小正方体,最多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样题4 画出右面大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样题5 这是某教室的俯视平面图1)下面两张照片中,哪张是在①号位置上拍摄的?哪张是在②号位置上拍摄的? ( ) ( )(2)下面的照片分别是在③④⑤号位置拍摄的,请你在各图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 ) ( )( )样题6 两辆汽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拍摄了以下三幅照片请你用序号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 ( ) (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