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养生格言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71KB
约9页
文档ID:247985537
古代养生格言_第1页
1/9

古代养生格言古代养生格言  现代人会养生,但是你可知道古人会养生,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古代养生格言,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正气存内,邪不行干mdash;—《素问·遗篇刺法论》  2.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mdash;—马王堆汉墓帛医书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mdash;—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4.纵欲戕生,古今同慨mdash;—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5.善摄生者,先除欲念mdash;—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6.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mdash;—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7.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mdash;—明·高濂《尊生八笺》  8.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mdash;—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9.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mdash;—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0.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mdash;—《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1.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mdash;—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2.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mdash;—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13.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mdash;—明·万全《养生四要》  14.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mdash;—《素问·五常政大论》  15.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mdash;—唐·张湛《养生要集》  16.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mdash;—明·王文禄《医先》  17.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mdash;—晋·葛洪《抱朴子》  18.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mdash;—《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19.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mdash;—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20.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mdash;—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21.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mdash;—明·高濂《尊生八笺》  22.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mdash;—明·万全《广嗣纪要》  23.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mdash;—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24.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mdash;—清·吴瑭《温病条辨》  2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mdash;—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26.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mdash;—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2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道mdash;—春秋·李耳《老子》  28.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mdash;—明·高濂《尊生八笺》  29.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mdash;—明·吕坤《呻吟语》  30.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mdash;—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  31.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mdash;—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32.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行两立。

mdash;—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3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mdash;—《宋·官修圣济总录》  34.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mdash;—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3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mdash;—《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6.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mdash;—《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7.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mdash;—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8.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mdash;—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9.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mdash;—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4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mdash;—唐·张湛《养生要集》  4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mdash;—清·程杏轩《医述》  4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mdash;—《明·吕坤呻吟语》  43.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mdash;—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4.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mdash;—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mdash;—春秋·李耳《老子》  46.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mdash;—《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7.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mdash;—明·高濂《尊生八笺》  48.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mdash;—唐·张湛《养生要集》  49.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mdash;—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50.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mdash;—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51.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mdash;—明·王文禄《医先》  52.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mdash;—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5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mdash;—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mdash;—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55.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mdash;—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56.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mdash;—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5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mdash;—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5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mdash;—《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9.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mdash;—《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60.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mdash;—战国·韩非《韩非子》  61.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mdash;—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62.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mdash;—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63.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mdash;—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64.凡有喜嗜之物,不行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mdash;—明·万全《养生四要》  65.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mdash;—唐·张湛《养生要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