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课堂课例研究教学设计课 题《大自然的语言》学科语文课时第一课时执教者廖若伊活动主题青年教师赛课时间3月27第5节研究主题三年级习作起步课型读写结合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知识性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学生很容易被这首小诗简洁的文风、活泼的文字所吸引这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小诗,无论是在识字、朗读与理解感悟上都不会给学生形成太大的障碍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去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设计思路本着“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孩子自主、合格、探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并且结合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仿写课文更直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2、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妙在何处,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勤于思考观察、去发现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3、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
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教 学重难点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教具学具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分析一.联系实际 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揭示主题 1.板书词语“语言” ,谁能把这个词读一读?这两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 解题激趣:其实,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悄悄地对我们说话,而她的语言也是各种各样的,(出示几幅大自然景色图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吧板题课题并请生读题 1 抽生回答2 生齐读课题生简说图片这一设计意图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对于大自然的语言有初步的理解二.以读促悟 汇报交流(一)请同学们自由而小声地读读课文,先看看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大自然的语言在哪儿呢?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用——画出)?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描写大自然语言特点的,这个四字词语是什么?(用~~~~画出)(生自由朗读课文)3.抽生分小节读文,其余同学再带着问题认真倾听。
师生一起简评4.生反馈大自然的语言在:天上、地上、水中、森林中、还可能在草原上,沙滩上师总结在:到处都有引读第一小节5.生反馈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树轮)、大鱼(鱼鳞)、(三叶虫)化石这几种大自然的语言6.师:那么多的大自然语言,文中用了一个四字词语去形容大自然的语言,究竟是哪四个字呢?生2:文中描写大自然语言特点的四字词语是:妙不可言!什么意思?(二)师:非常好!那么究竟大自然的语言妙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学习吧,师出示自学提示:1.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读两遍,(和同桌一起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种大自然语言你最感兴趣?并说说妙在什么地方?):A 2-3小节 ;B 4-5小节; 2.想一想大自然用这些事物告诉我们什么?(三)学生汇报 以汇报二、三小节为例读第二、三小节:1 师:你选择的是哪几个小节来读?抽生读2-3小节2 师: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的变化?(天气)3 师:这两个小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在什么地方?师追问:从哪个词知道明天不会下雨?(随文学词:“准是” )4 师出示蚂蚁搬家图:蚂蚁们在干什么?(随文出示“搬家”并请生认读,怎么记这个字?抽生答)蚂蚁搬家要带伞又妙在何处?师追问: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吗?那又是为什么呢? :(三)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2、3个小节(好好感谢感谢它们)。
师小结: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啊,所以别以为,师引读第一小节1 自由读文 2 思考3 分小节读文,其余同学再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简评4 生反馈5 生反馈6 齐答妙不可言1 抽生读自学提示1 生读2-3小节天气生1:我觉得首先“妙”在我们只要看到白云飘得高高,就知道明天准是晴天师出示万里无云的图片)抽读,齐读生2:这个小节“妙”在讲了大自然的语言是可爱的蚂蚁:看到蚂蚁忙着搬家,就知道出门要带雨伞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接通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这一题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三.总结学法 边辅边学(一)学习第四、五小节这两个小节都是讲大自然用他独特的奇妙方法告诉人们季节的变化)师:你们还读了4-5小节,了解到了更多的妙不可言的大自然的语言1. 抽生读4、5小节2. 大自然用特殊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变化?3. 出示蝌蚪图,看到小蝌蚪,你心情怎么样?怎么读?(抽生读,齐读)4. 出示大雁南飞图,抽男女生赛读5. 齐读两个小节,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6. 出示比喻句: (比喻句,把蝌蚪游动和大雁南飞都比作了标点符号,再读读)7. 你还发现了什么?作者在写这两种动物时还运用了什么句式?用了反问句(起强调的作用;抽生读,生自由读,齐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8. 师引读第一小节:所以别以为 1 生齐读2 季节3 兴奋开心4 学生赛读5 比喻句四.发散思维 拓展延伸1.师: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老师也带来了大自然的语言,你们看 2 出示燕子和桃花的图片,请生仿写诗歌以第二小节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结构:先写了大自然中的事物,再写这种事物传递给我们的自然信息或自然知识3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带来的大自然的语言然后仿写 4 全班点评,修改集成诗集4.师总结:只有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才会读懂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下课后,希望孩子们探索更多的大自然的语言,发现它的奥秘,再写下来,形成我们的诗歌吧! 2 请生仿说诗歌燕子飞得低低,天空即将下雨桃花朵朵绽放,春天已经来临 3 生分享自己带来的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 蚂蚁 到处 蝌蚪 大雁 妙不可言年轮 鱼鳞 三叶虫化石 教学反思与改进思考这个板块是在上完课以后再完成!上得怎样?对课堂实际呈现的观察反思;还可以怎样来上?思考更多的方法或教学模式。
分点描述) 附:补充的学习资料(有则添加,图片或文字都可以)温馨提示:不要改动表格格式和字体大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