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拉丁美洲一体化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95.62KB
约9页
文档ID:47442600
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拉丁美洲一体化_第1页
1/9

拉丁美洲研究2001 年第 6 期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拉丁美洲一体化王 萍内容提要 拟于 2005 年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拉丁美洲一体化来源于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论拉美一体化来源于玻利瓦尔主义、 普雷维什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 其目标是联合自强, 实现发展美洲自由贸易区思想来自美国的门罗主义和泛美主义思想体系, 其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利益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可给拉美国家带来利益效应, 又可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拉美一体化的发展与深化, 同时, 它也会给拉美国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一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中心—外围模式所固有的矛盾依然会存在; 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美国的利己目的会对拉美经济产生消极作用; 三是集体对付国际金融风险; 四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既存在南 北矛盾, 又存在南南矛盾, 还存在区域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使美拉在合作中向平等互利的方向发展关 键 词 美洲自由贸易区 拉美一体化 问题与前景作 者 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副教授 天津 300071)90 年代, 随着“ 冷战” 的结束,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就世 界各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而言, 西半球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尤为引人注目 在美洲大陆, 从美国总统布什 1990 年提出“ 美洲倡议” 以来, 美拉双方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在西半球, 与此并行的拉美一体化也得到蓬勃发展按照“ 美洲倡议” , 2005 年在西半球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它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 覆盖整个西半球, 总人口达7. 38亿, 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 万亿美元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当今区域一体化的一种崭新模式, 它打破了以往区域一体化由发达国家 或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范式, 而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这一新的模式为有着长期一体化发展历史的拉美地区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 祸? 由于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开始一体化理论探索和一体化实践的地区, 因而它具有悠久的地区主义传统和丰富的一体化经验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拉美一体化是同属西半球一体化中的 两个不同进程, 但它们是性质和内涵完全不同的两种一体化进程在当今全球化和世界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 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 以及由 此引发出哪些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 美洲自由贸易区和 拉美一体化的性质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拉美一体化都是当今世界 经济区域化中令人瞩目并带有显著特点的一体化, 但却代表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体化进程从思想根源上来说, 美国构建美洲自由贸易 区的思想来源于美国的“ 泛美主义” 泛美主义”·9·是在美洲大陆与拉美的一体化思想并行存在且又 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 也是美国长期以来对拉美政策的理论基石 然而, 美国一些御用文人和领导人大谈“ 泛美主义” 来源于拉美玻利瓦尔的早期一体化思想, 并把玻利瓦尔称作“ 泛美主义之父” , 企 图混淆人们的视听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曾把“ 泛美主义” 的来源归于玻利瓦尔的一体化思想肯尼迪总统也认为玻利瓦尔是“ 泛美主 义” 的先驱, 并把他的“ 争取进步联盟” 说成是实现玻利瓦尔美洲联盟理想的具体行动美国的这种欺骗性解释长期以来在美拉关系史上占主要地位 事实上, 美国的泛美思想与拉美的一体化思想 有着本质的区别泛美主义与拉美一体化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福斯特在其《 美洲政治史纲》 一书中对两者的本质差异做了精辟论述他指出: “ 从历 史上讲, 泛美主义包括两种相互敌对的因素: 第一种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与南北美洲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努力, 这个斗争得到了美国 和加拿大民主力量的支持; 第二种是美国掠夺性的资本家集团企图利用泛美主义作为称霸西半球的有力工具所做的努力。

”?“ 门罗主义” 是历史上美国政府对泛美主义的最早阐释, 它强调美国与 拉美在政治利益上的一致, 以达到将美洲与欧洲隔离开来, 实现美国独霸拉美的目的 此后虽然美国将“ 门罗主义” 大加粉饰, 代之以各种名词, 如 19 世纪末的泛美主义、 威尔逊的理想主义、 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等, 但从根本上来说, 这些理论是将“ 门罗主义” 的原则融入各个时期美国的拉美政策, 是“ 门罗主义” 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 说到 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就是服务于美国在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1948 年泛美体系的建立不仅使美国实现了从门罗主义到泛美主义的飞跃, 更重 要的是, 美国通过这一体系最终找到了把拉美变为自己附庸的有力武器, 并使其控制和干涉拉美的行动制度化和合法化 从此, 泛美主义便成为美国在解释美拉关系时频繁使用的术语 即便在“ 冷 战” 时期, 泛美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的历史重复, 而是采用较为灵活和隐蔽的形式, 但是无论方式或手段怎样变化, 美国在拉美的 利益和目的丝毫没有改变以美国政府大加颂扬的“ 争取进步联盟” 为例, 面对具有浓厚联合意识的拉美地区, 肯尼迪打起“ 泛美主义” 大旗, 提出“ 争取进步联盟” 的计划。

他在其总统竞选演说中 提到: “ 西半球的全体人民——南美洲和北美洲人, 美国和拉丁美洲各个国家——都团结在一个争取进步的联盟中 ”入主白宫后, 肯尼迪开始正式实施其精心炮制的这个以“ 经济援助” 为主的拉美计划然而, 透过“ 经济援助” 这层面纱, 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肯尼迪所谓的“ 联盟” 的实质, 那就是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 利用经援作为主要手段, 迫使拉美国家对其俯首贴耳, 以对付所谓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 保障美国在西半球的绝对领导和霸权地位20 世纪 90 年代, 随着“ 冷战” 结束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从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的转变, 以 及以西欧为首的欧共体和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经济圈的挑战, 美国的泛美主义内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1990 年布什提出的“ 美洲倡议” 主张与拉美建立“ 新的经济伙伴关系” , 在债务、 投资和贸易的“ 三大支柱” 下, 最终建立一个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此后“ 美洲倡议” 历 经 10 年的艰苦努力, 其间经历了克林顿和小布什所代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府更替, 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似乎已成为美国政府的共识和工作的主要目标 对此在 1994年迈阿密美洲首脑会议召开前夕, 克林顿一语道破了天机。

他说:“ 在 我们所 处的这个 世纪, 罗斯福 的睦邻 政 策. . . . . . 敦促所有国家相互尊重, 他在他所处的时代, 承认我们相互依赖的重要性, 试图以此把西半球联合起来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以社会公正和经济进步的远景激起了美洲各国人民的热情今天, 我们能够奠定这些基础, 完成以前时代未竟之业 ” 克林顿的话不仅试图说明美国对拉美 政策的历史延续性, 而且也反映出一种现实: 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强的潮流下,美国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 能够“ 和平地” 处理与拉美地区的关系, 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 用赤裸裸的泛美主义手段干涉和侵犯他国主权以实·10·??小阿瑟·施莱辛格: 《 一千天——约翰·菲·肯尼迪在 白宫》 , 第 118 页, 北京, 三联书店, 1981福斯特: 《 美洲政治史纲》 , 第 331 页, 中文版, 北京, 三联 书店, 1956沈安、 李在芹: 《 国外学术界对西蒙·玻利瓦尔的评价》 , 载《 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3 年第 8 期现一己之利已难以奏效, 因此, 美国力图改变以往 的霸主形象, 在实现美国在西半球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以美洲自由贸易区为载体, 与拉美国家进行合作。

这样既迎合了世界潮流的发展需要,也可以使美国和拉美地区获得双赢的效果而美 国则是最大的赢家 第一, 美国通过美洲自由贸易区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和贸易空间, 以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 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 向拉美输送 和传播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 以“ 美国化” 来实现美国用军事手段所不能实现的美国在西半球利益的目的; 第二, 可以保证美国在西半球的中心地位不会受到太多的挑战; 第三, 以美洲自 由贸易区为依托,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与欧盟和日本形成鼎足抗衡之势 因此, 尽管美国在美洲自由贸易区战略上打着贸易、 合作和“ 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的旗号, 但其主旨却从未改变, 美国政府并未 脱离“ 冷战” 思维的羁绊, 只不过是从原来的“ 地缘政治” 转向“ 地缘经济”!, 保证美国在西半球的中心地位和绝对领导权始终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中 心点, 这与美国传统上的泛美主义思想从本质上说是一脉相承的, 反映出泛美主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石而拉美一体化思想则来源于与泛美主义思想 有着本质区别的玻利瓦尔的大陆联合思想尽管在玻利瓦尔的思想中并没有出现“ 一体化” 这样的字眼, 但他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 联合、 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 可谓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把之变为现实的积极推动者。

委内瑞拉驻中国大使对玻利瓦尔的一体化思想曾做过权威性定义: 玻利瓦 尔一体化思想“ 就是鼓舞各国人民团结反殖反帝反霸的那种不断斗争的精神”#玻利瓦尔主张赢得独立的西属美洲国家应该进行合作, 结成紧密 的友谊, 实行政治一体化, 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尽管玻利瓦尔的思想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和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未能得以实现, 然而他的关于独立美洲的共同命运和一体化思想以及在 公正、 自由、 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世界联盟的思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将玻利瓦尔的大陆联合思想积淀为拉美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内外条件适当的时候, 这种积淀就会呈现出来20 世 纪 50 年代拉美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便是这一积淀呈现的具体反映和结果, 这就是以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拉美经委会一体化思想这一思想蕴涵于盛行当时的、 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的拉美经委会的发展主义理论中, 是发展主义 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主义( 或称结构主义) 理论是拉美从发展中国家立场出发, 首次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济理论它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广泛吸收马 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学派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后提出的, 分析并提出了拉美不发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其代表人物普雷维什在分析了由于国际贸易条件恶化而造成拉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的 主要原因后, 主张拉美应集中资源发展现代化工业, 走工业化道路但是, 由于许多拉美国家的国内市场狭小, 各国的国内市场之间又互不联系,拉美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 1949 年普 雷维什在拉美经委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 只有发展地区一体化才能发展工业化∃因为在他看来,拉美一体化对拉美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 可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第二, 有利于扩大工业品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 从而推动出口 工业的发展; 第三, 有利于克服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 可以使“ 进口替代” 工业化发展模式产生更多的实效普雷维什的拉美一体化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 它不同于西方早期的一体化思想, 其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通过贸易获得 商业利益, 更重要的是以“ 发展主义” 为原则, 把一体化作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在这一原则下, 拉美经委会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如扩大国内市场, 在拉美地区建立共同市场或 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国际上倡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经济合作的国际性集团,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等等。

到20世纪 50 年代, 普雷维什的一体化思想已·11·!∀#∃Raul Prebisch, Obras Escogidas de Raul Prebisch,。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