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教学案-第二单元课题8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wo****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9.75KB
约20页
文档ID:367716387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教学案-第二单元课题8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1页
1/20

课题8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道、佛的融合:儒学道教佛教魏晋南北朝作为主流统治思想,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隋唐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反佛斗争:(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儒学复兴运动:(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正确理解“三教合归儒”它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而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二、文学艺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书法(1)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2)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1)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2)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1)题材广泛,风格多样(2)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3)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考查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三、科技时间类别成就魏晋南北朝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续表时间类别成就隋唐建筑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1)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1)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方式影响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东晋的法显到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玄奘到天竺取经,并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续表方式影响中日和中朝之间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1)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正确认识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1)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2)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魏晋到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探究点一 魏晋至隋唐文化的时代特色史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①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②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神情③思维交互】:(1)史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史料画线信息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逐项概括即可提示:民族交融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史料二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①,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②,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③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④,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

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摘编自唐伟《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思维交互】:(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普及的原因◆【微点拨】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根据史料画线信息①②③④逐项概括提示:经济繁荣,为文化普及提供物质保障;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统治阶级政策开明,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2.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备选要点】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1.政治发展,特别是政局的统一和稳定,为隋唐时期文化的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2.经济发展,主要是手工业技术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为隋唐时期文化的辉煌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3.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互通有无,民族的交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4.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政策,使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不断交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5.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6.文化的延续性,决定了隋唐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前代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影响 【名家评史】材料 唐诗,这是隋唐文化中的瑰宝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各地区文化的结果,是前代优秀诗篇的发展和升华雄壮刚劲的建安文学,朴实清新的陶渊明诗,生动奔放的北朝民歌,都给予唐代文学家、诗人以极大的影响唐代诗歌就是在唐代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在疆域辽阔、交通便利、丝路繁盛、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重视文化的环境中,继承前代优秀诗歌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唐代应该出唐诗,应该产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世界级的大诗人。

——赵文润《略谈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解读:材料以唐诗为例,说明隋唐繁盛的多元文化是在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从中理解魏晋至隋唐文化的延续性与时代性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地从“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成就出现的原因探究点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料一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却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摘编自魏承思《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并分析原因◆【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根据史料一的内容,可以将史料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结论,第二层是表现,第三层是影响,围绕的主题是唐文化的兼容并包提示:表现: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

原因:唐朝推行开放和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国力强盛,昂扬自信;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能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史料二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产生重大影响①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②——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思维交互】:(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朝文化的特征◆【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史料二内容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阐述了外来文化对唐代的重大影响,第二层主要阐明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的影响两者说明了唐朝文化的特点,即兼收并蓄、泽被东西提示:兼收并蓄,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推动唐文化发展;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影响深远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交往范围广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影响:(1)促进了唐朝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国土特产输入中国,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等输入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国广泛传播2)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3)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新罗、日本、天竺等探究点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交融 史料一 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