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分析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8.50KB
约4页
文档ID:532509002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分析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doc_第1页
1/4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版本可编辑.支持.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优质白酒中微量物质成分详细数据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在白酒行业中广泛推广运用的,对推动白酒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气相色谱本身的发展而言,已从填充柱发展到毛细管柱,从只能分析白酒中的20多种物质发展到可分析百余种物质的水平,现做以下介绍一、乙醛乙醛似果香,生木气味,稍有剌激感,带涩,白酒中含量在,略高则带醒气味,正常时味净爽、微甜、较淡,略带酸味,含量超过0.45g/L,醒气味增强,剌激感增大,带辛辣味浓香型白酒含量在0.30g/L左右,酱香型白酒在0.60g/l左右,清香型白酒在0.l5g/L左右醛可以增强白酒的特性,提高酒的放香,并使白酒净爽、微甜,还能促进老熟反应,加速白酒的陈酿二、甲醇甲醇是毒性较强的一种物质,在前面常规分析中己讲过,色谱分析甲醇快速准确,所以现在以色谱分析代替常规分析,能更有效地加强白酒中甲醇含量的监控三、甲酸乙酯甲酸乙酯在白酒中的含量很微量,浓香型酒中0.lg/L左右,酱香型白酒0.2g/L左右,清香型白酒基本不含有甲酸乙酯。

它对白酒香味的贡献很大, 似桃 香或荔校昧,味酸略有涩感经测试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在0.15g/L以下为好,有助前香,增加陈味的作用,超过0.15g/L后燥,并略带涩味四、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在浓香型、酱香型等白酒中含量均很高,是形成白酒香味的重要物质,它们的含量在1-3g/L,具有苹果和香蕉的水果香气,含量过高或量比关系失调,会带来上水甘庶的香味,它能促进酒的放香,并有辛、糙感五、丙酸乙酯丙酸乙酯在白酒中含量很微量,一般在0.02g/L左右,似菠萝香,略有芝麻香,后味醇净,含量在0.05-0.1以肘香气更好,较浓、净、甜,味爽较长,但前香大六、丙酸甲酯丙酸甲酯在白酒中含量更微,一般均以mg/L计,为6mg/L在右,其香气似丙酸乙酯七、双乙酰双乙毗又叫丁二酮, 属酮醛类或羟基类化合物, 在白酒中有一定含量,对香味的贡献也很大,其含量在0.06g/L左右,香气清爽,带馒香气味,味净爽、微甜经测试白酒中的含量在最好,有增香、增爽的作用,味微甜、净爽,各昧较优良,是很好的谐调剂,并具有糟香味,增大白酒的自然感八、正丙醇白酒巾均含一定数量的正丙醇,其含量最高的是酱香型白酒,一般含量在0.6gIL左右,高时可达 1.6g/L以上,所以有人认为酱香型白酒香味的形成与正丙醇有较大关系;其次是浓香型白酒,一般在0.l6g/L左右为最好,新窑或人工培养窑正丙醇含量较高,均在0.3g/L以上,酒味辛、不丰满;清香型白酒含量最低,一般在0.1g/L左右;米香型白酒为0.18-0.28g/L;药香型董酒正丙醇含量也很高,仅次于酱香型白酒,在1.0g/L左右。

正丙醇在浓香型白酒中具有浓陈醇昧,多则带闷而不爽,似酒精气昧,香气清雅,单独品尝有较重的苦味,带轻微的燥感,但在白酒中时没有苦昧的感觉,对提高白酒的浓陈味有一定贡献九、乙缩醛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支持.乙缩醛不是醛类,它叫二乙醇缩乙醛,在分子内含有二个醚键,是一个特殊的醚,在科学概念上讲它们不是同一类化合物,但在特定条件下它们互相联系又可以相互转换,它是潜在的乙醛,因此白酒行业把乙缩醛划分为醛类也未尝不可,所以白酒界均把乙缩应当醛类来认识乙缩醛在白酒中的含量较高,酱香型白酒在0.9g/L左右,浓香型白酒在0.6g/L左右,清香型白酒在0.5g/L左右经测定,普遍认为白酒的贮存时间越长,乙缩醛含量越高,它带有舒适的、轻微的中药气味,有解闷、放香、协调各昧的作用,在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在为最好,有增进爽快感的特殊作用,是解决乳酸乙酯含量高、酒味闷、涩的好调味酒但乙缩醛含量过高则会冲淡浓味和陈昧,并使酒显得异常燥、辣,其刺激近似乙醛十、仲丁醇仲丁醇在白酒中的含量很低,一般在0.06g/L左右,清香型白酒在0.03g/L左右,它基本无香气,能减轻闷感,延长后味,含量过高则不净,带杂昧,辛、涩。

十一、丁酸乙酯丁酸乙酯是白酒中主要的香味成分之一,在药香型白酒的董酒中含量最高,可达1g/L左右;浓香型白酒排列在第二,为0.38g/L左右;酱香型白酒略低于浓香型白酒,含量在0.l8g1L左右;清香型白酒含量甚微它具有似菠萝香,带脂肪臭,爽快,可口在董酒的介绍中提到丁酸乙酯与己酸乙酯的比较,认为丁酸乙酯比己酸乙酯香味明显清雅爽口、酶香幽柔、人口浓郁,突出了甘爽风格在浓香型白酒中,经测试认为,含量在为好,有老害泥香味,香度较大,并有清淡而舒爽的菠萝香,随含量的增加害香渐大,有增前香和陈昧的作用,多则显燥,带泥臭,似汗气及丁酸臭在清香型白酒中丁酸乙酯则认为是杂味,含量高就会失去典型风格十二、异戊醇异戊醇是白酒中醇类含量最高的一种醇,除甲醇、酒精以外的醇在酒精生产企业中称为杂醇油,在固态法的白酒生产企业中,叫它高级醇,它们的首席代表就是异戊醇在浓香型白酒中以为适宜,0.38g/L左右为最好,含量高时前浓后燥,带异臭味或称杂醋由气味;酱香型白酒异戊醇的含量在,有时丙醇的含量会高于异戊醇;清香型白酒异戊醇含量在0.3-0.5g/L,与浓香型和酱香型含量接近,有时还会高一些,这说明异戊醇不会产生怪杂昧,不影响一清到底的风格,而且认为没有异戊醇或异戊醇含量偏低,还会失去白酒的典型风格和自然感,是白酒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成分;米香型白酒属半液半固法生产的蒸馆酒,它们的异戊醇含量比较高,一般在0.86g/L左右;董酒的异戊醇含量与米香型白酒接近或略高。

异戊醇在白酒中含量适当时,可以增大香度,味浓甜、顺口,尾味较长,含量偏高时酒燥,剌激感大,有刺舌感觉,甚至带涩臭气(似杂醇油气味)十三、戊酸乙酯戊酸乙酯带有陈年老酒的底窑香,味较长,戊酸乙酶含量较高时,带中草药味,味较浓并带燥口在浓香型白酒中戊酸乙酯含量在为好,有陈年底窑酒的风格,味醇和而尾味浓厚,并可掩盖酒精之燥,多则带中药味;酱香型白酒中含量在0.06g/L左右;清香型白酒中不含戊酸乙酯或基本检测不出;米香型白酒中也不含戊酸乙醋普遍认为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含有微量的戊酸乙酯是有益的,有助于提高酒中的陈味十四、乙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酯似梨和苹果香,人口剌激较大,单调,缺浓郁感,尾味较长,它在白酒中的含量甚微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含量在0.026g/L左右;在药香型董酒中约为0.036g/L;清香型、米香型白酒基本不含乙酸异戊酯;浓香型白酒约在0.02g/L该物质含量过高,会出现香蕉水的冲鼻气味,使酒体单调和带异味十五、正丁醇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支持.正丁醇在白酒中有一定含量但均很微量,它具有喷香稍大, 带有陈酒气味的特点,味微涩、糙经测定,在浓香型白酒中正丁醇含量在0.06g/L左右为最好,味浓、较爽,略带陈酒昧,微甜,多则显涩、闷、燥辣、略苦等,且陈甜味不正,实际含量在;酱香型白酒含量在0.096g/L左右;清香型白酒含量在0.016g/L左右;米香型白酒含量在0.04-0.10g/L;药香型董酒含量在0.3g/L左右。

十六、乙酸正戊酯乙酸正戊酯在白酒中含量很微,所以还没有测出它在白酒中的含量,它的香味特征和在白酒中的作用也没有做过实验另外还有乙酸叔丁酯,它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含量为,在这范围内含量高的酒质好,含量低的酒质差分析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乙酸叔丁酯含量在0.05g/L左右为特级酒,0.035g/L的为优级酒,0.02g/L左右为一级酒,0.015g/L左右的为二级酒,很有规律,这说明乙酸叔丁酯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对浓香型白酒香味贡献很明显且很重要乙酸正己酯的情况与乙酸叔丁酯大致相同,它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含量为,特级酒0.045g/L左右,优级酒2.5g/L左右,一级酒0.03g/L左右,二级酒0.025g/L左右,目前基本清楚它们的含量与浓香型白酒质量的关系十七、己酸乙酯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人们认为浓香型白酒是以己酸乙酯为主的综合香气,它具有菠萝香,味甜、爽口,有浓香型大曲酒的特殊香味浓香型白酒国家规定了己酸乙酯的含量标准,40度以上的中高度酒,优级为,40度以下(不含40度)的低度优级酒为,一级酒、二级酒规定了阶梯式的标准,可以看出己酸乙酯含量高的浓香型白酒质量比低的要好从生产企业确认酒质的规律来看,最好的调味酒己酸乙酯含量一般均在5g/L以上,特级酒在3g/L以上,优级酒在2.5g/L以上,当己酸乙酯含量在1.8g/L以上时会有浓郁的底窑香,多则刺舌、燥辣。

好的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要占总酯量的40%以上;在酱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含量较低,一般为0.38g/L左右;在清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含量不得超过0.028g/L;米香型白酒中基本没有;药香型白酒的己酸乙酯含量较高,一般在0.88g/L左右,但均大大低于浓香型白酒十八、正戊醇正戊醇在白酒中含量甚微,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含量在0.03g/L左右,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以及其他香型的白酒中均未测出正戊醇,所以没有研究它在白酒中的作用和自身的特征十九、乳酸乙酯所有的中国白酒中均存在不同量的乳酸乙酯含量,乳酸乙酯被认为是中同白酒主体风格物质,是中国白酒共有的特性乳酸乙酯与酒精构成的香味、香气是白酒的同有特征在好的浓香型白酒中它仅次于己酸乙酯含量居第二位,在一般或较差的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则跃居第一位,超过己酸乙酯含量;在清香型白酒中含量约为1.6g/L;在酱香型白酒中为1.38g/L,均仅次于乙酸乙酯含量,居第二位;在米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最高,在,是该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的重要成分;药香型白酒乳酸乙酯含量较低,一般在0.6g/L左右乳酸乙酯香弱、不爽、微甜,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含量1.20g/L左右时,微带甜香,味醇、浓厚、净、微甜,含量较高时带闷香,甜味加重,产生闷涩感,有压香的副作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