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50KB
约4页
文档ID:206473359
食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4

食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231领域简介一、 培养目标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系统理论、 基本知识,具备从事食品工程设计、食品研发、食品检测分析及食品安全控制等 较强实践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 一定的应用该语种的写作与交流能力;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前沿以及所 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独立承担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技术工 作应用型人才二、 主要研究方向1、 食品生物技术2、 食品工程技术3、 食品安全及其控制技术4、 食品营养与分析三、 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1、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 文相结合的全日制硕士培养方式2、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 12学分3、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 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4、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 师联合指导5、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行2. 5年。

因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需 要可延长到3年原则上在第1学年的第二学期中期完成课程学习,用1 — 2年 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艺技术研究报告、大型工程设计或产品研发报告等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方式考核方式(指定任 课教师)公共学位课(4学分)S0000008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81.0讲授考试S0000002||然辩证法181.0讲授考试S0000004学位外语602.0讲授考试专业学位课(8-14学分)S1100047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专题362.0讲授其它S1100048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专•题362.0讲授其它#S1100044微生物工程技术专题362.0讲授其它nS1100046高级食品化学专题362.0讲授其它nS1100004现代分析技术362.0讲授考试n非学 位课(不 少于 6学 时)专业选 修课S1100001专业外语(食品科学)362.0讲授考试S1100005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71.5讲授考试S1100027功能性食品及评价原理181.0讲授考试S1100030图谱解析181.0讲授考试S1100049高级食品微生物学181.0讲授考试S1100008酶工程技术原理181.0讲授考试S1100006高级分了生物学271.5讲授考试S1100011食品安全性评价原理181.0讲授考试S1100010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与应用271.5讲授考试S1100014植物蛋白研究进展271.5讲授考试公共选修课S0000011Mat lab语言及应用181.0讲授考试S0000012知识产权概论181.0讲授考试S0000013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181.0讲授考试S0000014循语362.0讲授考试S0000016科技情报分析与利用181.0讲授考试专业实践S1100201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半年)6.0考杏S0000022参加本学科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1.0考查U!、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责任教师:负责该专题的内容和讲课人的安排,每个专题讨论后,研究生需要写出专题报告,责任教师负责组织任课教师组讨论确定研究生该科的学习成绩。

食品工程方向的非食品专业的考生,需补修三门本科课程1.食品加工工艺学2学分36学时2.食品工程原理2学分36学时3.食品机械与设备2学分36学时五、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的第五周完成开题报告会由本学 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根据研 究生的课程学习学分是否满足要求,研究生论文课题是否属于本学科范围和论文 课题的可行性,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 过者终止培养六、 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的五月底至六月初进行各学科须组成有指 导教师参加的中期考核组,对课题进度和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是否延期 提出建议除执行研究生学院有关规定外,要求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 完成论文情况等做出详实客观的评价七、 专业实践环节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有6-12个月的工程实习实践, 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或者学校的中试车间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所 得6学分纳入总学分专业实践环节完成后,可写成实践报告、研发报告、调研 报告或技术报告等,由该研究方向的责任教师负责组织本研究方向的教师讨论后 确定研究生的该科成绩。

八、 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点落在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 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 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位论文 可根据导师课题情况在校研究,或者在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学 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对学位论文工作进行严格有效管理,实行院、系、研究生指导教师三级负责 制,及肘掌握研究生在学习和论文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攻读全日 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的环节,成绩合格, 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以上专家组成,应至少有1位企事业单位或工程部门的 具有高级专业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专家或者校内外其他相邻或者相近一级学科 的专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