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浓厚的钢琴作品浅析 刘方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各自地方为基点进行钢琴作品创作主要作曲家有桑桐、陈培勋、黄虎威等民族风格包括了各地区的不同风格四川的风格只是其中之一不仅四川人听了感到亲切,就是其他地方的人听了,也会感到有些特点这可能也代表着当时绝大部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桑桐、陈培勋和黄虎威等作曲家创作的一系列民族风格钢琴音乐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他们的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风格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关键词:地域性;钢琴作品;桑桐;蒙古钢琴曲:J624.1 :A :1005-5312(2016)17-0103-011952年,桑桐以内蒙地区民歌为主题,写了《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这七首是:《悼歌》、《友情》、《思乡》、《草原情歌》、《孩子们的舞蹈》、《哀思》和《舞曲》这部作品在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作曲比赛中获铜质奖《悼歌》用了朗诵调的形式,如说如诉,悠长的散板,沉痛的和声主题音调源自民歌《塞根》和《丁克尔扎布》,经过改编与发展写成第一部分是朗诵调的风格,以表现一位英雄临终前的遗言第二部分则是群众合唱的悲壮的悼歌,最后在无限沉痛的怀念中结束乐曲富有诗意,刻画出民族沧桑感。
《友情》的主题单纯、质朴,典型的音调,是一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友情》以内蒙古民歌《满冻通拉格》和《四海》两首民歌为主题,歌颂了真诚、永恒的友谊全曲节奏鲜明,富于动感的韵律这部分音乐的速度、节奏和调性都比较统一,表现一种稳定、祥和的情绪《思乡》是一首平缓的抒情小曲,以民歌《兴中岭》为基调,表达远方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思乡》和第六首《哀思》是这套组曲中结构最短的两首小曲虽然《思乡》结构短小,但曲子属于有引子、有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作者运用了丰富的速度、力度和表情符号,使这首小曲变得情感丰厚而优美动听左手为固定伴奏音型,但织体不断更替节奏重音,从而形成多种节奏律动左手在分解和弦中加入了和声外音以得到更为流畅的进行在曲子的第二部分变奏中,在保留原来音乐材料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装饰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旋律的移植以及和声、力度上,使短小的乐曲有深厚的内涵《草原情歌》,美丽无比的曲调,朴实亲切的情感《草原情歌》引用了民歌《小情人》的音调,用变奏手法写成,突出地表现恋人之间强烈而含蓄的思恋之情曲作家用流动性的笔触描绘出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缠绵而热烈的情绪,作曲技巧精妙通过对主题进行引申和发展,以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音调为基础,用变奏的手法在和声上加以处理,并力图通过加花等手段丰富钢琴织体。
《孩子们的舞蹈》,带有草原儿童的天真《孩子们的舞蹈》主题音乐源于民歌《丁郎彬》与《崩博菜》描写孩子们天真爛漫、活泼可爱、载歌载舞的形象属于单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题材料陈述完后,旋律以高八度的形式出现跳音的运用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律动感,表现了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纵向和弦的伴奏织体以半拍或切分的节奏出现,具有跳跃的性格这里所描绘的是蒙古男孩穿着蒙古袍、大靴子,非常爽快、有力的形象中段描绘了女孩秀气、天真的形象,与前面的男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在不同的音区旋律进行了装饰性的变奏这种ABA三段体的结构,既符合音乐发展统一变化的艺术规律,又符合听众欣赏的审美要求《哀思》主题引用民歌《思乡》的旋律创作中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在曲中都有所体现,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主题中十六分音符及三连音的运用表现一种如泣如诉的惆怅小曲运用了一些速度、力度、表情符号来表现情绪上的波动乐曲结构设计精致,构思巧妙旋律线条横跨三个音区,旋律形态呈现抛物线形,流畅的级进旋律进人高点后又反向跳进退出高点,使一条连贯进行的旋律若断若续、跌宕起伏、迂回婉转,展示了蒙古族民间音乐旋律的典型特征《舞曲》,力量之中有着一股憨厚劲儿。
《舞曲》是三段体结构开始主题采用民歌《莫德格昂嘎》的音调,通过创造性的改编,变为生动活泼、豪放有力的舞曲由三个八小节的乐段构成,表现了热烈的群舞形象每个乐段可以清楚地分为两个四小节的乐句,它们在结构上彼此呼应,两个乐句形成明确的呼应与问答的关系中段曲调是创作的,是用小鼓伴奏的优美典雅的少女独舞情绪舒缓,曲调优雅柔和左手伴奏中五度结构自始至终有力地支持着和声的进行,八度音和纵向和弦的伴奏织体使得音响丰满浑厚总之,以上作品的主题都来自于内蒙古地方民歌音乐的发展通过移调、变化音区、丰富伴奏织体等手法来表现,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调式运用方面,组曲中除了第五首《孩子们的舞蹈》使用宫调式之外,其他六首均使用的是羽调式,便于组曲音乐格局的统一不过作曲家在音乐的进行中却随时运用了转调、复合调式、复合调性以及离调等手法,使主题音乐丰富多彩这部作品是桑桐先生对现实生活情感体验的产物,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曲家的创作有明确的思想性,面向社会,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地方民族人民的生活,并从中获得了创作的思想源泉同时,在创作中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素材,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质、神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