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京剧教学内容:1、 京剧的有关知识2、 学唱《苏三起解》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行当及其演唱特点等基础知识,并能模唱《苏三离了洪洞县》,通过演唱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2、通过欣赏、模唱、表演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学唱京剧片段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京调》,安定情绪,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刚才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音乐与平常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吗?(有戏曲的感觉)师:那你对京剧了解多少呢?师简介京剧:京剧1840前后形成于北京,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被称为“国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京剧传统名剧《苏三起解》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剧中的精彩表演三、新课教学1、看视频,欣赏这段唱腔。
师:同学们,你看到苏三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生:苏三是个犯人…师:对,剧中的苏三被冤枉杀了人,还被贪官判了死罪,其实苏三是个端庄、正派的青年女性,像苏三一样端庄、严肃、正派的青年或中年女性,我们称她的角色行当为青衣,青衣的表演以唱工为主,下面请同学们跟录音哼唱一遍,体会青衣的发声有什么特点2、再听录音,感受旋律线条和青衣的发声特点真假声结合)3、出示歌谱,跟琴哼唱歌谱两遍4、听老师范唱,标出与普通话发音有别的字及正确发音5、跟琴学唱一遍,注意青衣的发声特点(真假声结合,男同学可全部假声)6、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老师分句教唱7、完整唱一遍8、师:同学们学得很快,已经基本会唱了,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两句,听一听,老师的演唱跟你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效果?生:加上了装饰音,使旋律更婉转、动听师:对,戏曲的曲谱只是给我们一个基本的旋律和节奏,表演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加上装饰音使旋律更婉转动听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就仿照梨园中传统的学习方法跟老师学唱一遍就是师傅教一句,徒弟跟着学一句9、加上前奏完整演唱10、分析如何唱好这段唱腔同学们唱得很好,不过,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那怎样才能唱得更好呢?这段唱腔是苏三在押往太原重审的路上向人们诉说自己的遭遇,悲愤而又无奈,要能准确表达这种情绪,我们就必须了解这段唱腔的特点。
这是一段西皮流水西”是指山、陕西,“皮”指的是“唱”,而“西皮”就是“山陕的唱”西皮声腔直接脱胎于秦腔,因而西皮声腔具有北方音乐挺拔、高昂、激越的特点流水指的是这段唱腔的板式,“板式”是京剧唱腔的节奏特有的表达方式,典型的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原板]为基础(原形)板式,其它各板式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流水]、[快板]则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收缩,一小节中只有强拍,增强了力度,而休止符的运用又使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11、教师击掌为学生拍出节奏,要求学生能唱出西皮流水的力度和行云流水的感觉12、男生齐唱一遍13、跟伴奏音乐唱一遍,可跟教师一边表演一边演唱评价a:同学们唱得很好,让老师看到了一个含冤受屈的苏三,不过同学们不用担心,因为故事还是大团圆结局:就是苏三沉冤得雪,真凶、贪官伏法,苏三和爱人也有情人终成眷属评价b:从同学们的笑脸中仿佛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就是苏三沉冤得雪,真凶、贪官伏法,苏三和爱人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14、拓展欣赏:刚才同学们表演了青衣唱腔,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唱腔,听一听它的发声有什么特点?(真声、本嗓)老旦《对花枪》京剧行当除了旦行,还有生、净、丑,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等不同特点,生又可以分为年轻的小生、年纪大的老生、有武功的武生,旦行除了青衣和老旦,还有活泼、俏皮的花旦,有武功的武旦,幽默、风趣的彩旦,净俗称“大花脸”,丑行的化妆很特别,在鼻梁处有一块白色京剧的各个行当在服装、化妆、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各具特色,今后,我们将一一深入了解京剧艺术表演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京剧唱腔的魅力,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京剧表演最基本的动作:圆场步,领略京剧表演的风采,好吗?13、学习京剧圆场步四、课堂小结,结束课业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京剧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体会了青衣的演唱特点,了解了西皮流水唱腔,今后,我们将从唱、念、做、打各个方面全面、深入地了解京剧,为我们能更好地欣赏京剧打好基础以京剧念白作师生道别,在京剧武场音乐的伴奏下做跑龙套动作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