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己亥杂诗》教案[60].docx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0KB
约5页
文档ID:554911384
《己亥杂诗》教案[60].docx_第1页
1/5

《己亥杂诗》教案 宜城流水中学 李元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诵读并背诵诗歌能力目标:品味语言,运用想象描述诗的意境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借落花抒发的关心国家命运、虽辞官但不忘报国的情感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教 学 过 程一、 导入新课 由小学已学古诗导入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二、明目标,指导学习古诗六步法三、知诗人1、学生展示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己亥杂诗(其五)》的写作背景2、 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3、写作背景:《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身为七品内阁中书,竭力主战,越位言事,且多次批判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四月二十三辞官南归,七月初九回杭州,后九月十五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就是组诗《己亥杂诗》.这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四、解诗题:已亥是指年份,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题目的意思是:己亥年写的315首诗中的第五首诗《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五、读诗文1.听范读音频,学习朗读技巧2、学生朗读3、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六、明诗意 自己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小组交流分享要求: 1.能正确解释重点词语 2.能用简明的语言说出诗歌大意①句: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花纷纷,并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新花3、重点诗句理解赏析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七、 入诗境 要求: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意境。

学生思考,分组交流教师指导:无限愁绪,缠绕心头,挥之不去,这离愁,诉也诉不尽,在夕阳西下的惨淡时刻,我的心情更加低落骑上归乡的骏马,顿生洒脱气概,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马鞭向东一指,马不停蹄,向着我的家乡奔去这一去,我就像那飘落的花瓣,不再芬芳,不再绚丽但即使不能继续在朝廷贡献我的微薄之力,在我离开自己热爱的政事、国事之后,我还可以像凋零的红花,变成肥沃的土壤,滋润花儿开放得更加美丽我回到家乡,仍然可以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八、 悟诗情 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赏析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并谈谈这句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志九、小结全文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全诗移情于物,比喻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十、背诵全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