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商贸流通业调研报告2012年5月11日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增加就业、推动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业态水平明显提高一、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一)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较快全市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10万余人2009年,安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6亿元,同比增长19.7%,高出同期GDP增长4.7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114.2亿元,占同期GDP的41.53%;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3亿元,增长18%,高出同期GDP增长3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129.04亿元,占同期GDP的39.45%;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2亿元,增长17%,高出同期GDP增长1.5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152.03亿元,占同期GDP的37.34%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我市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市近30个大型商业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晶海酒店、明江国际酒店、亿佳酒店、煌上煌酒店、金都国贸酒店、锦江酒店等一批设施先进、业态领先的商厦、宾馆、星级酒店林立中心城区。
一批新建的商业设施,不仅明显改善了消费者购物环境,而且促进了我市城市品位的提高随着农村通村水泥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家电下乡”网点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各类连锁超市不断向农村扩张,有力地解决了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经济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带动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三)新型业态及营销方式发展势头良好新型商贸服务业态(超市仓储)和营销方式(流通配送、连锁经营)以较快速度在我市发展,超市、便民店、专卖店、仓储商场等不断涌现,网购、信用消费、典当、拍卖等从无到有,代理、配送、租赁等业务有了一定发展,华润万家、开元商场、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相继落户安康,带动了本土连锁商贸企业的发展,推进了我市商贸业现代化进程四)商品流通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建成运营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分别是安康市宝业综合农贸市场、石泉县万坤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宝业农贸市场由宝业农贸市场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市场占地50亩,从业人员450人,有固定摊位120个,临时摊位30个,冷库500吨,2011年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近3亿元石泉县万坤农产品批发市场由石泉县万坤房地产公司承建运营,市场占地15亩,从业人员500人,有固定摊位120个,临时摊位30个,冷库300吨,2011年交易量4万吨,交易额9000万元。
安康市开亮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安康市开亮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建设,占地100亩,营业面积6000平米,固定摊位500个,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处于招商阶段批发市场均由市场建设者自营,费用收取主要包括进场费和摊位费——中心城区及各县镇共有各类农贸市场38个,占地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共有摊位约7000余个,吸引近15000余人就业,承担着全市300万人民群众生鲜蔬菜和农副产品供应,为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分布不合理、市场内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全市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网点已达4万余个,营业面积逾100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商业网点66.5个,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30多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6个,住宿餐饮企业51个,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4个——我市目前共有物流企业约有41家,主要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为主,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以自营为主2011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4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15%,(2009=36亿元)为安康经济突破发展发挥着应有作用但是,现代物流理念在我市尚未普及,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够。
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工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认识不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致使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第三方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另一方面,作为物流服务供给方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陈旧、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低下,物流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物流成本较高五)内贸重点工程实施进展顺利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我市新建和改造合格农家店1756个,新建和改造配送中心6个目前,我市共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5家,分别是汉滨区家家乐商贸公司、汉阴县兴华实业有限公司、紫阳县思兰商贸公司、宁陕县永乐商贸公司和白河县惠康商贸公司,均为民营企业2、“镇超工程” 我市目前共有“镇超工程”实施企业6户,其中:安康市家家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宁陕县永乐商贸有限公司3户企业同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另有3户企业分别是汉滨区好日子商贸有限公司、紫阳县家佳福商贸有限公司和白河县顺宾商贸有限公司2011年我市具有承办“镇超工程”资质的3家企业共完成新建和改造镇超工程项目11个,其中:汉滨区好日子商贸有限公司完成改造项目2个,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新建项目7个、紫阳县家佳福商贸有限公司新建项目2个,全部通过了省厅验收。
3、农产品流通网络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部省“双百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及省级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等项目,改造提升了南门菜市场、宝业农贸市场、五里菜市场、石泉县万坤农贸市场、平利县五峰农贸市场等9个农贸市场和2个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对市场进行了规范化改造,建设了冷链系统、快速检测系统等共获得部省扶持资金610万元,拉动投资5000余万元4、农超对接活动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部、省级“农超对接”项目,扶持了大红门民荣富硒品食品有限公司和平利申草园茶叶有限公司等6个流通企业的食品和蔬菜冷链物流配送建设,以及旬阳县隆科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个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累计获得省、部补贴资金560万元,拉动投资近亿元全市目前共有25家规模以上连锁经营企业,有6家连锁经营企业开展了“农超对接”,对接的农产品基地共12个获得财政扶持的共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受益农户268户带动农户每年平均增收825元通过“农超对接”平均降低流通成本11%开展“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对接基地收购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比一般田间价高3%,销售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与其它市场销售价格基本持平5、社区双进工程由于条件所限,我市暂时还没有部、省认定的“社区双进工程” 示范社区。
但近年来,我市也加强了小区商业网点配套建设,重点发展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早点快餐、房屋出租、美容美发、网络服务等网点,增强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带动社区服务业发展,社区便民菜店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我市中心城区便民菜店分为个体经营户独立经营和蔬菜流通企业统一经营两种模式,目前共有安康绿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健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社区便民菜店20余户,主要销售自有富硒蔬菜品牌,另外还有兄弟商贸等个体工商户在城区大型小区建设了便民菜店和小型生鲜超市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实施全省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和“农超对接”建设项目,带动了一批农贸蔬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升级但从总体上看,菜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步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多年来菜市场的建设一直没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无市县财政资金的扶持,因为投资大,效益低,业主往往是因陋就简,导致菜市场基础建设普遍简陋,条件普遍较差;二是市场分布不均,难以满足需求马路市场、场外设摊等问题没有有效根治,既影响场内稳定经营,也影响场外市容和交通去年,为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我局对中心城区菜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摸底,编制了《安康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拟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新建菜市场20个,标准化改造30个,建设便民菜店100个,发展“农超对接”生鲜部20个。
计划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0万元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扶持菜市场建设,但因种种原因《方案》暂未通过,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争取6、放心早餐工程放心早餐工程”是一项微利、公益事业,初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仅靠市场化运作是远远不够的,而我市财政目前暂无专项发展资金,推荐承办企业困难,所以暂未实施“放心早餐工程”但结合我市创建省级、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行了早夜市饮食摊点集中管理、规范达标,对于解决老百姓早夜市餐饮安全、规范市容市貌起到了一定作用7、家政服务体系建设(1)我市家政服务业基本情况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有67家,家政培训机构1家,劳务中介10个,物业公司12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约1000多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80%以上,年龄一般在30—55岁之间,大部分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0%,主要服务区域为机关事业单位、家庭,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室内外保洁、疏通管道、清洗抽油烟机,搬家、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主要分为住家保姆和钟点工等2)我市家政服务业培训情况安康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是我局认真筛选的一家家政服务培训机构,2011年,我局推荐该中心为安康市家政服务工程培训机构。
为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新增设生源和就业市场好的家政服务专业,并对培训学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鉴定等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目前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200余人,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并且建立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将有力的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的有序开展3)家政服务业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二是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挥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带动示范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整合服务资源,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规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方针政策,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推行行业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规行约,确立行业标准,协调服务价值,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市场信息,畅通劳动力供给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家政服务综合保险,使中介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三者之间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切实维护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8、“放心肉”体系建设 (1)“放心肉”体系建设生猪定点屠宰备案情况我市于2010年制定了《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意见》,并经市政府同意报商务厅备案。
目前,我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全市共有11家A级生猪定点屠宰厂,2家B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部通过省商务厅备案和市政府批准2)审核清理工作进展情况按照部、省统一安排部署,我市高度重视,出台了细致周密的工作方案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大部分已经完成企业自查和县区现场审核工作3)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情况2007年至2008年,我市10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全部通过省厅组织的资质等级认定(1个三星级,1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获得130万元的资金补贴,实现了县县有星级屠宰厂,全部达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2010年,安康市大红门民荣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获得省厅50万元补助,带动企业投资217.10万元该项目实施后,有效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4)本市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支持政策市政府2011年出台了《安康市市级储备肉管理办法》和《安康市大宗蔬菜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市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支持相关建议由于我市绝大部分生猪屠宰企业属于一星级,建议省厅根据不同情况,在实施生猪屠宰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