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古筝“快四点”技法的演奏要领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94KB
约5页
文档ID:233628952
浅谈古筝“快四点”技法的演奏要领_第1页
1/5

标题】浅谈古筝“快四点”技法的演奏要领【作者】陈道涵【关键词】手形的规范指法的规范触弦的角度演奏的松弛【指导老师】陈海珍【专业】音乐学【正文】古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擅 长表达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情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古筝形 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潮州 筝派、客家筝派、浙江筝派等,各流派均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快 四点”技法是浙江筝派中最具典型的技法之一一、 “快四点”的渊源及作用(一)渊源“快四点”是由勾、托、抹指法派生出来的一种组合性的演奏技法,即“勾托”、 “抹托”指序组成的四点技法这种技法是南方筝派特有的技艺,尤其在浙江筝曲 中运用的较为广泛而浙江筝派(又称武林筝派),在诸多古筝派别中是最有鲜明 艺术特色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筝开始从“杭州滩簧”和“江南丝竹”中 分离出来,以独立的器乐形式开展演奏活动杭州滩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种基 本唱腔,筝作为伴奏乐器在其中作加花伴奏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快 四点”演奏手法快四点”不但沿袭和传承了传统筝乐基础上拥有长期发展的历 史积淀,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

通过在筝曲演奏中具体运用和透析,从技巧角度来看“快四点”不仅是浙江筝派的 艺术特点,而且在其他流派的筝乐中也有所运用如潮州筝派,但大都不如浙江筝 派使用得突出,浙派筝曲明显的形成了一种演奏上的特点,并有了“快四点”的专 称快四点”演奏时采用平均时值的奏法,慢弹及流畅弹奏由于节奏平均,可 以小段地插在乐曲中间,把其不同材料及特性节奏之间的特点抹平这样使用相同 手法演奏,会使不同的音乐材料产生相似于音乐律动和近似的节奏密度感,使音乐 连接平顺自然二)作用在古筝的演奏技法中“快四点”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能锻炼手指的独立性、颗粒 性,而且还能加强乐曲情绪的紧张感有利于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堆砌,从而 真正让演奏者的情感与音乐和谐统一快四点”的运用能起到对旋律进行加花、 润饰的作用;使原始旋律不再枯燥乏味,为乐曲高潮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契机在演 奏特点上除有速度快的特点外,还能在乐曲中使用较多的次数,从而能使旋律线条 更加清晰明了,犹如珠落玉盘配以左手的“快夹弹”技巧,最终能把全曲的情绪 推向紧张炙热的高潮,与此同时也把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二、 “快四点”的现状古筝“快四点”技法的演奏是我们大家长期以来既关心又重视的问题,往往一些基 础的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运用不当,出现不应有的毛病,从而影响“快四点”技法的进步。

快四点”演奏技法的特点是速度快,弹奏时强调中指的演奏力度,特别适 宜节奏明快、活泼、旋律流畅的乐段它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不但要达到一定的速 度,指法干净利落,还要做到有力度的变化,使演奏出的旋律起伏有致、紧松 有序、细腻流畅可是在古筝演奏中,大家往往达不到这种要求,还存在着许许多多 的问题在这几年的古筝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深感其技法的重要性许多的学生应当高度重 视“快四点”的训练,而且在一开始就要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为此打 下坚实的基础功但是在这几年的古筝教学实践和调查当中发现学生们不但不高度 重视“快四点”的练习,而且只要演奏到如“快四点”这种难度较大的技巧,易产 生畏惧的情绪,不愿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并实施具体又有针对性的练习去攻克“快 四点”技法,导致一演奏到该难点处就不得不停顿下来日积月累,在学习有“快 四点”的乐曲时,由于得不到技法上的攻破,导致许多优美的乐曲都无法演奏快四点”演奏技法达不到要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基本功不踏实:第一,在弹奏“快 四点”时手形僵硬、没有明确的手形概念,导致手臂及手指都处于紧张的状态第 二,弹奏“勾托”、“抹托”时不明确规范的指法、不知道于指该如何运动,抱有 只要弹响的态度。

第三,弹弦时采用体力消耗,人为加力触弦达到所要求的力度 第四,耐不住枯燥、大量、充分的练习等等,从而使“快四点”不能从根本上得到 解决因此在“快四点”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传授给学生们最科学、最规范的练 习方法,来减少学生练琴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学琴的兴趣,从而体会到古筝这一 融合了现代美、古典美乐器的无穷乐趣快四点”是浙江筝派中最富有艺术特色, 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技法下面就对古筝“快四点”技法的于形的规范、指法的规范、 触弦的角度、演奏的松弛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三、“快四点”的演奏要领(一)手形的规范 作为一个古筝爱好者,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古筝教学的经验我认为要弹好“快四点”, 手形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不同的演奏手形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快四 点”演奏方法的进一步实施,而且于形在视觉效果上具有着较为稳定的直观性,可 见其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古筝演奏中传统的于形是随着地区、流派以及个人风格的不同而形成的,如:“龟 式”手形、“钟式”手形、“倒垂莲”手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缺少对于手指乃至手臂的生理结构和运动规律等方面科学的思量,是有一定的局限 性的在弹奏“快四点”技法中,“鹰爪手形”是最常见的错误手形(即手形僵硬, 手腕高耸的演奏状态),这种于形是因为紧张过度造成,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由于弹奏“快四点”技法时指距的变化较大、速度也较快,因此我们不能用传统 的手形去进行弹奏,也不能依靠盲目的缺乏理性的方法去练习我们必须在不违背 手指手臂的生理运动规律的条件下遵循和利用这些客观规律,以使手指及手臂的潜 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从这个前提出发确定出合理而科学的手形正确的手型一般 来说是指从手臂、于掌到于指的每个部位都处于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双肩下沉、 手臂自然下垂,与身体成40度角左右,小臂也自然放松、放平,臂、手腕、掌部 都要稳定统一,手腕在弹奏时要略高或与手背齐平,弹奏要使力量在没有阻力的情 况下送到指尖(当演奏到中音区或者低音区时可能会与手背持平,属于正常现象), 手掌呈松散的半握拳状,各个关节都朝外凸出,每个手指间留有一定的距离,虎口 呈圆弧形弹奏“快四点”技法的手形也可用以上说的手形,但是有必要说明的是:山于筝的 面板是弧形的,岳山及摆放在琴面上的二「一根琴弦所形成的弦面也是弧形的因 此,在弹奏高音区、中音区或低音区等不同音域时,我们在练习“快四点”技法时 必须顺应筝面弧形位置的不同,而调整好“快四点”的手形只要我们顺应手部各 关节运动肌的运动规律(手臂、手腕、掌、手指等各关节都处于最放松、最自然的 状态下)进行“快四点”的训练,必然就会形成一个适宜于自己合理的、科学的于 形。

二) 指法的规范我认为要练好“快四点”,首先要解决“勾、托、抹”二种技法传统的“勾、托、 抹”技法,一般采用“扎桩法”,即右于无名指放在中指所弹琴弦上面的那根弦 如:中指弹的是“5”,那无名指应该放在“6”咅上,起支撑整个于形的作用,但 是无名指必须轻轻地撑在琴弦上、手腕放松,各个于指自然下垂还有一种弹法叫 “提弹法”,即右手无名指不撑在弦上,手形应呈松散的半握拳状,手腕放平并与 筝体平彳丁,各个指关节放松并凸出提弹法”与“扎桩法”的根木区别在于:大、 中、食指都不能支撑在琴弦上,而且与琴弦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在演奏“快四点” 时,还是用“提弹法”演奏为好勾”即中指向掌心方向运动弹拨的技法中指弹“勾”时,于应呈半握拳的自然 状态,手臂、手腕放松,不要耸肩;肘部不要夹紧,处于弹奏的准备状态中指平 面贴着琴弦,把来自大臂的力量通过手臂集中到指尖的部位,弹奏时敏捷触弦,强 调指尖的暴发力弹奏后应立即将于臂放松,使肌肉还原到预备的动作,呈自然半 握拳状,循环往复地慢练托”即大指向掌心方向运动弹拨的技法它的准备动作与弹“勾”指相同,大指 贴着琴弦,弹奏时手指小关节敏捷触弦,弹奏后应立即放松,手呈自然半握拳状, 循环往复的慢练。

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弹奏“托”指时不能“挑”,也不能用于 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弹奏不但要注意大指小关节的动作幅度要小,而且还要加强指 尖小关节的暴发力抹”即食指向掌心方向运动弹拨的技法它的准备动作与“勾”指和“托”指一 样,食指贴着琴弦,弹奏时指尖敏捷触弦手指一定要松弛,不能“挖”或“滑” 弹弦时要有弹性,于指要有暴发力义甲同样要求正面触弦,不能歪、斜弹完后立 即放松,于呈自然半握拳状,循环往复的慢练在掌握了 “勾、托、抹”的正确弹 奏方法后,就可以把这些指法组合成“勾托”、抹托”右手演奏“快四点”的方 法也同样适合于左手“勾、托、抹”的训练快四点”技法可以通过练习曲来加 强练习,加强其力度和速度的训练慢练是弹奏好“勾托”、“抹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快速弹奏“快四点”的基础 慢练“快四点”时就是要讣各手指关节敏捷性触弦以及松弛的弹奏,体会手指过弦 时暴发力其实“勾托”、“抹托”的弹奏过程非常简单的:弹完后立即放松,准 备下一个咅另外练习“快四点”时要注意:弹奏的每个咅都要在非常松弛的状态 下进行,手指“贴弦”再弹并且感受手指小关节的暴发力所谓“贴弦”就是在弹 奏时每个于指首先贴在所要弹奏的琴弦上,不要在离弦很远处就准备弹。

手指贴在 琴弦上不仅要用小关节弹奏、而且手指运动的幅度小、手臂、手腕等关节都要放松 这样才能有利于做到手指尖端与琴弦接触时的控制力,才能有利于提高“快四点” 的速度三) 触弦的角度古筝发音是通过手指的运动使义甲与弦磨擦振动琴弦,并通过音板产生的所以义 甲与弦磨擦时,手指的状态、触弦的角度、力度、速度等都决定了 “快四点”的音 色、音量、音质等习筝者通常在练习“快四点”时,会出现不合理的触弦表现如: 盲目触弦,即在感知弦体信息之前,毫无目的、依据习惯设定的力量;单一性地采 用体力消耗,人为加力触弦从而导致身体各部位僵硬我认为在练习“快四点”时,与练习其它的古筝指法一样,都要求义甲触弦时要有 弹性一般触弦有三个步骤就是松一紧一松的过程:第一个步骤是未触弦时,整个 手形是有控制的放松状态,即保持自然的半握拳状态第二个步骤是触弦的瞬间, 即义甲指尖与整个手指关节迅速用力,敏捷触弦而过第三个步骤是在触弦后,即 手指立即恢复到有控制的放松状态快四点”触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夹弹法”和“提弹法”夹弹法就是手指 弹弦方向是从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其发音厚实,音质饱满弹奏时往 往是无名指或小指扎桩放在琴弦上,使于有所依托,此法为初学者的基础触弦方法。

提弹法就是手指弹弦方向从斜下方到斜上方,其发音清脆明亮,音质纯正干净弹 奏时往往是无依托、悬手弹,此为“快四点”技法练习的重要触弦方法除这两种 基本触弦方法外,触弦角度的调整、触弦速度与力度的不同、指甲吃弦的深浅都会 使“快四点”的音色产生极大的变化弹奏“快四点”时义甲吃弦的深度尽量要浅要义甲指尖能够作用力于弦,就可以 To因为弹奏时吃弦太深,磨擦力大,阻力也就很大,弹出的音色发闷,容易产生 杂咅和噪咅吃弦浅时,磨擦力小,阻力也小,咅色才明亮、透明、咅质才好于 指触弦不仅要有力点、角度、力度的变化,还要富有弹性、更有“轻重”、“缓急” 的区别要做到轻而不浮、在轻中不失清亮,即使在极细微之处,手指也能弹得清 亮而饱满;重而不滞、强而不燥四)演奏的松弛在练习“快四点”技法时要把“松”的观念贯穿始终松,即放松,不仅是练习古 筝的一个基木要领,而且在练习“快四点”技法中它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演奏的自然松弛就是指在演奏时手形、于臂、肩以及整个形体的自然松弛,具体讲 即从心理、情绪、心态的松弛再到肩、臂、肘、腕、指的松弛;给人的外在感觉, 应是演奏姿势的松弛、上身自然挺直整个身体自然放松,达到自我松弛也自然放松 的统一。

只有在松弛的状态下弹出来的咅才是清脆、明亮而有穿透力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