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5.连加、连减-苏教版一、教学目的此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苏教版的连加、连减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加减法运算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能够正确读懂连加连减的数学语言并理解其意义2. 能够通过具体的数学题目,掌握和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定义2. 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3. 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应用难点1. 把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和应用2. 理解数学题目中连加和连减的意义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学生现场展示几个连加和连减的例子,让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种熟悉的算式:1+2+3+4=1010−5−4−1=0因为第一个算式从1开始逐步增加,第二个算式从10开始逐步减少,所以这个运算方法也被称为“连加”和“连减”2)老师出一个小游戏,要求学生拿出班上所有的饮料、玩具等物品分别进行连加或连减,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2. 讲解环节(1)介绍连加和连减的定义连加就是把相同或不同的数加起来,连减就是把相同或不同的数减去2)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加号和减号,并且老师给出一些加减法的例子,帮助学生形成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3)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数学题里面的加减法并且帮助他们找出解题方法3. 练习环节(1)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在单项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2)设置小考试,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 总结环节(1)回答本节课出现的疑问2)发现问题,汇总学生掌握的知识点3)进行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对生活实际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到连加和连减的方法,再逐步引导学生透过具体例子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组织小队练习,最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2. 教学手段掌握教学内容的目标与难点,适时使用幻灯片、画板和教具等工具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点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认识对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方法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很难分辨连加和连减的区别和应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多采用教具和各种视觉化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点同时,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和应用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