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车同道数学小论文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4页
文档ID:38816331
三车同道数学小论文_第1页
1/4

探秘 “两车同到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一天,我们全家准备乘坐 24 路公交车去会展中心,我们在公交站台等了半个小时,车都没来,后来终于等来了车,我一看,居然同时来了 2 辆 24 路公交车,于是我非常好奇,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车同到的现象呢?于是我们全家决定抽出几天时间一起探个究竟二、分析与探究:二、分析与探究:经过我们几天的观察,发现造成两车同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原因一原因一】 第一辆公交车遇到的红灯较多,而后面的两辆公交车则遇到的绿灯比较多我们家三人分组站在不同的路口进行观察,站台 6 为观察车辆同到情况的目的站台,观察 情况如下表:(在全是绿灯的情况下到站台 6 需 21—25 分钟)站台 车辆从始发站到站台 2从站台 2 到站台 3从站台 3 到站台 4从站台 4 到站台 5到达站台 6 所需时间第一辆公交车 1:10 分发车短红灯长红灯短红灯短红灯30 分钟第二辆公交车 1 点 15 分发车绿灯短红灯绿灯绿灯24.25 分钟第 1 辆车在红灯上耗时 1+2+0.65+1.35=5 分钟 5+25=30 分钟;第 2 辆车在红灯上耗时 0+1.25+0+0=1.25 分钟 1.25+24=24.25 分钟;两者之间大约相差 7 分钟发车时间,所以会发生同到现象。

原因二原因二】公交车遇到道路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我们对 24 路公交车所经过的三维桥十字路口进行了统计调查:1,三维桥十字路口是连接市中心的主要交叉口,东面连接了雪山路,西面连接西山、景山,南面连接过境路,北面连接黄龙,在工作日的早中晚上班高峰时,车流量很大,主要为由西往东、由南向北,人员主要为上班族和学生2,西山往市区方向只有两条车道,与去往景山的路口交叉,周边还有花鸟市场,车流量较大,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如下图:过 境 公 路市 区黄 龙 12347856信号灯西 山 路景山花鸟市场91093,24 路经过路段一个小时内各出入口车流量统计结果及周边情况分析如下表:车道车流量(辆/小时)416003200021100112006即可以直行往市区方向,也可以右拐至西山,不受信号灯限制,容易引起拥堵8右拐后左转弯可进入西山路,直行可直达景山,不受信号灯限制,容易引起拥堵9双向混行,人员密集,流动性很大,极易造成拥堵及小事故【原因三原因三】公交车在行驶中途遇故障抛锚抛锚的情况有两种: 天气炎热水箱开锅;爆胎景 山 路故障抛锚情况从 9 点统计至 13 点(5 分钟发一次车,共发 48 次),如下表:发出车次 原因 第 5 次发出的车第 17 次发出的车第 29 次发出的车水箱开锅1 次(维修 7 分钟, 开出 23 分钟)无无爆胎无1 次(维修 7 分钟, 开出 15 分钟)1 次(维修 6 分钟, 开出 19 分钟)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车速一样,第 5 次发出的车共用 23+7=30 分钟,后车只用23+7=30 分钟,所以能追上;第 17 次发出的车用 15+7=22 分钟,后车用了 15+7=22 分钟,所以能追上前车;第 29 次发出的车共用 6+19=25 分钟,后车用了 19+7=26 分钟,能追上前车。

【原因四原因四】驾驶员的驾龄和当天的精神状况由于驾驶员驾驶水平的高低不同,前车可能发生了小的交通事故,使后车追了上来上午:先发出的一辆 24 路公交车,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与一辆私家车发生刮擦,等待交警处理(用去 35 分钟,发出 21 分钟)随后被后发的一辆 24 路公交车赶上第一辆车 35+21=56 分钟,第二辆车 5×7+21=56 分钟 两者同到下午:由于下班高峰人多拥挤,一辆 24 路不小心碰到行人(用去 28 分钟,发出 20 分钟),后发的 24 路追了上来第一辆车 28+20=48 分钟, 第二辆车 4×7+20=48 分钟 两者同到发现规律:只要一个因素不变,另外几个因素与这个不变的因素成反比例关系,就可以让一件事发生多次结果分析:几辆公交车同时到达的事情大多发生在交叉路口比较多、红绿灯较多的地段和上下班高峰期有些地段由于道路交叉口比较多,所以红绿灯也相应地比较多,车辆行进方向比较混乱道路塞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导致某些路段在上下班高峰期非常拥堵,还有一些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交通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几点建议: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建议公交公司在上下班高峰期时通知驾驶员灵活变通,遇到塞车,必要时可绕道行驶,并且时常提醒驾驶员在出发前要检查车辆,驾驶时要注意交通安全,放慢车速,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议其他一些工作单位能够错时上下班,并希望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能够提高安全意识,交通部门在上下班高峰时能够增加警力,疏导交通,舒缓交通压力二、总结感想二、总结感想:数学其实也并不复杂,只要我们认真的去探讨,去发现,去体会,就会发现许多数学规律,数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学习数学可以让自己办事更有效率,让我们探秘更多的现象,数学伴随着我们一生我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我们的道路更加通畅,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七(7)班 张开胜指导师: 胡罗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