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讲稿10篇 第1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讲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我们XXX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立足 两个维护 政治高度,着眼 两个大局 时代高度,深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着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XXX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有一个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中华民族是居住和生活在我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我国各民族普遍认同的共同体也就是说,凡是居住和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民族,包括现有的,以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都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只有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要义,才能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
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 我们要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第2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讲稿 五月的天山南北,微风拂面,大地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泽普县迎来了第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年年有,可是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隆重欢聚一堂,以演讲的方式歌颂民族团结,礼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王燕娜的感人事迹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大爱不分民族感天动地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桂林路社区的王燕娜,为了挽救我县维吾尔族学生毛南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肾捐献并表示要自强不息,继续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是什么原因让出生在小康之家的汉族少女王艳娜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未婚夫分手的威胁,毅然无偿捐肾挽救维吾尔族高三学生毛兰江生命呢原因在于她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
王燕娜及全家善良、淳朴的事迹感动了全疆各族人民,从他们全家的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王燕娜能在自己人生刚刚起步、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最美好的时刻做出这样重大超乎常人的处事抉择,确实值得我们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你不仅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楷模 我认为王燕娜做出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民族团结和道德建设的榜样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6个、我县第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希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团员青年,努力向王燕娜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情注社会的优秀品格,学习她用血肉深情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高尚道德情操人人心中有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有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泽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权限的发展、进步、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做出新的贡献 一曲优美动听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唱出了两千二百万天山儿女的心声。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民族团结月,凝铸同志兄弟情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数百年来,在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 平等、团结、互助、进步 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党和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相反,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党和政府要花大量的精力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各族群众惶惶不可终日,安居乐业根本谈不上,各项事业功亏一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遥遥无期这样还会再次沦为他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我们的明天就是科索沃、巴勒斯坦、伊拉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西方敌对势力最不愿意看到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弱,人民受苦受难,正中他们的下怀。
所以为们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民族团结 为此我们要向王燕娜那样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 三个离不开 的思想,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 一反三维 、打击 势力 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第3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讲稿 精神家园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各民族间碰撞升华的文化火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民族在地域构成上交错杂居又相互包容、在经济生活中相互帮扶、在情感诉求中相互亲近依存,这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现实表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自身文化传承间的平衡状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在当时当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依据,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复兴兴旺更多的是依托于文明永固创新不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认同及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弘扬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而将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从而更具有现代性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并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0多年来,内蒙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载体构建、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 乌兰牧骑 ,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入新世纪,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创造性地提炼出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 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深层的民族文化精髓。
第4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讲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途径 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 。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于实现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的伟大梦想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其中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旋律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增强 五个认同 、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形成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