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市的特色创建之路

E****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9.47KB
约2页
文档ID:118084563
广州市的特色创建之路_第1页
1/2

二 ○ ○ 七 年 三 月 号 上 半 月 【】 教 育 导 刊 区 域 点 击 广州作为开放的大都市,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同我国其他大都市相比,广州市是唯一没有外国语完全 中学的城市基于这一背景,2 0 0 6年,原广州市第十二中 学改制成广州市首所公办全日制外国语完全中学这所学 校的创办,旨在打造广州市西关教育的外语特色品牌,培 养出具有良好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凸显外语特色,更新办学理念 学校特色是指学校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方面或其他 学校的独特、稳定的品质它是办学思想的沉淀和产物, 具有相对性、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发展性 西关外国语学校在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强调在继 承传统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凸显学校特色,并力争提高学校 教育整体质量 在改校名之前,校长就提出了“五全教育”的办学模 式,明确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关心每个学 生的成长,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促进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高”的总体办学思路随着 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又作出了由管理型 学校向学习型学校转变的决定,引导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 的发展向新的层次迈进随着2 0 0 5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省 一级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开始探寻适合我校和学生发展的 新突破口,并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改名创办了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作为广州市首所公办全日制外国语完全中学,我们将 办学理念确定在为:立足于基础教育,顺应当前知识经济 时代、经济发展全球化以及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要, 以“德、诚、正、朴”的校训为先导,追求学校的内涵性 发展和英语特色的形成,努力发掘师生的潜能,培育良好 的教风、学风、校风,使本校学生培养成为走向世界、具 有外语特长的一代新人 二、强化外语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加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创办外国语学校的关键,是 师资队伍尤其是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我们以班师 比1:1建设外语教师队伍,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以 自培、外聘、引进、结对子、选派到国外培训等形式加强 英语教师的培训,以加速提高英语教师的水平我们向全 国招聘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英语高级、特 级教师,招收一批有研究生学历的英语教师,以适应高质 量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英语教师的成长,我 校聘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张道真教授为学校顾问,加强英语 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学校英语教学工作我校使用张道真教 授的听力和阅读教材,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 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英语知识竞赛,每学年举办一次 英语文艺汇演,并按教学需要聘请外籍教师。

我们计划聘 请外籍英语教师多名,还按需要外聘一些其他小语种外籍 教师总之,我校将逐步打造一支具有西外特色的品牌教 师队伍,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和发展模式 优化课程设置为了凸显外国语教育特色,我校在课 程设置上采取一些强化措施:①增加外语选修课和校本课 程②拟开设多语种课程及小语种选修课程,包括日语、 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③外国语教学将在国家中小学 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普通中学教材基础上,适当选用一 些外国教材④校园内增建听说语言室和外语学习走廊, 营造立体的校园外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强化外语学习 的环境,使我校初、高中毕业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 力要明显高于外校同龄学生⑤开设有鲜明外语特色的活 动课程,如初中的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和高中的 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 英语学科实行小班教学我校规定初、高中每班不超 出4 6人,以减轻课堂组织教学的难度,有利于教师关注到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创建之路 梁盛祥 6 2 二 ○ ○ 七 年 三 月 号 上 半 月 【】 教 育 导 刊 每个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 英语课教学中,每个班还要分成2个小班,即每个小班2 0 多人,方便教师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指导,使每一位学 生都成为教师课堂关注的焦点。

创设英语学习情景大世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 导下,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在学校“英语大世界”中创设 两个英语学习情景板块:张道真英语中心和英语活动中心 张道真英语中心主要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英语角、外语沙 龙、外语剧等外语综合实践活动场所,为学生英语学习提 供特定的情景和氛围英语活动中心主要是营造1 4个学习 活动区,模拟了海关出入境、宾馆、咖啡厅、银行、邮局、 商场、时装店、书店、医院、车站、鲜花店、太空馆、动 物公园和海洋公园等场景,使学生能在“真实”生活环境 中运用所学过的语言,不断地提高外语运用能力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将以外语教育为办学特色,加 大外语特色的发展力度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学校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以荔湾区所倡导的建设文化 校园为契机,以人本、和谐与发展作为永恒的目标,整合 资源,群策群力,发扬传统,继往开来,把本校建设成区、 市乃至广东省品牌学校 (梁盛祥: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广东广州5 1 0 1 7 5 责任编辑:张海新) 教 育 短 论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 在阅读意大利著名作家 亚 米 契 斯 的 《爱的教育》一书时,常常感动得潸 然泪下。

他当时许下愿,一定要把这 部小说译出来,不光是给孩子们读, 还“特别地应介绍给父母教师们读, 叫大家流一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夏 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中 还发人深思地写道:“学校教育到了 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 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 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 养顾及好象掘池,有 人 说 四 方 形 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 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 为 池 的 要 素 水,反无人注意教育 上 的 水 是 什 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 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 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 夏先生把办学校比作挖池塘,用 “水是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 ,来比喻 “爱是学校之所以为学校的要素” ,非 常精辟 池之所以为池,是因为有了水; 学校之所以为学校,是因为有了爱 池因充满了水而充实、丰盈;学校因 充满了爱而充实、温馨 池水可以解渴,人的生命离不开 水;学校里的爱是为孩子准备的,孩 子的成长缺少不了爱 池水可以给人以生命的力量,学 校里的爱也可给孩子成长以动力 教师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纽带 对学生而言,学校 之 爱, 即 老师之 爱,因为学校之爱是通过一位位具体 的教师来表达的。

要让学生们在学校 真正感受到爱,产 生 沐 浴 爱 河的感 觉,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具有高超的爱的艺术教师的教育观 念和爱的艺术直接决定着教师爱的效 力只有教师具备 了 正 确 的 教育观 念,具有了高超的爱的艺术,教师的 爱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得到, 从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变 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 展的动力 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 高教师爱的艺术,对于让学生感受到 学校之爱、使学校成其为学校,显得 尤为重要 (崔学鸿:深圳市育才舒尔曼艺 术学校广东深圳5 1 8 0 6 7责任编 辑:张海新) 从 夏 丐 尊 先 生 的 比 喻 所 想 到 崔 学 鸿 6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