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检查旧知】【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3、会分析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知识梳理】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⑴优越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地处北纬25°-49°,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②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西部是落基山,中间是广阔的平原,占本土面积的1/2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③水文:河网密布,水源充足④土壤:土壤肥沃 ⑵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②交通运输发达: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的水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③国家政策与法规:重要因素,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2、美国农业布局:地区专门化⑴美国农业生产特点:①高度机械化;②生产专业化;③地区专门化⑵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⑶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
⑷目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⑸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⑹主要的农业带:农业带位置生产条件乳畜带东北部、五大湖沿岸①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壤贫瘠,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临近东北部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长,降水较多小麦带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⑴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⑵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⑶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⑷政策法规: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自主检测】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1~2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A.乳畜带、玉米带 B.小麦带、玉米带C.小麦带、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2.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完成3~4题。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m2)0.310.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3.表中六个行政区中,农业科技投入最多的是( )A.上海 B.黑龙江C.江苏 D.浙江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201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读图完成5~6题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5.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2011年2月20日~24日,我国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区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越往北,越适宜灌溉B.纬度越高,越适宜灌溉C.越往南,越适宜灌溉D.纬度越低,越不适宜灌溉6.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影响北方冬麦适宜灌溉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C.气温 D.土壤7.2011年10月16日是第31个世界粮食日,本次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粮食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消费量(亿千克) 6056[来68387360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420422460材料2: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1)材料1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 ,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2图中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造成甲、丙两地农业熟制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3)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材料2图中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4)面对粮食安全问题,试就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