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 而荒于嬉行成于思 而毁于随,清晨坐在书桌前,打开书卷,正好翻到唐—韩愈先生的《进学解》一句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立刻又跃到眼前我在年轻的时候 ,非常喜欢这句名言,这也曾经是我的座右铭 ,对我一生的学习和成功都有很大的影响很久没有看了,每次读对自己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对这句话的上半句非常重视和爱好,现在看来对下半句更有体会:是的,在上半句中说一个人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没有任何一个天才是不靠努力而成功的,天才 +勤奋=成功 而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本身天上掉下来的一定是靠勤奋和努力创造出来的 .而每天只沉浸在游戏与虚拟世界里的人 ,一定被社会所淘汰.在下半句中,说的是行动,任何行动是靠思考支配的 ,我们事业的成功在于行动的成功,在于会做事 ,更在于会做人,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在于对事情的掌控能力,行动中的败,毁在于随随便便,在于对生活、对社会、对朋友不负责所以会失败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 ”业精"、 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行动和品德上要做到深思熟虑的思考和不随便做事和不随便说话实际上看看韩愈的成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韩愈 3 岁就父母双亡,依靠哥哥及嫂嫂郑氏抚养长大。
他 7 岁就知道努力学习,出口便成文章.11 岁时,哥哥因为受到牵连,贬官岭南.他跟着哥哥嫂嫂迁徒到南方.15 岁时,哥哥又死了,韩愈跟着嫂嫂,带着哥哥的灵柩,万里奔波,归葬中原又值中原多事,兵荒马乱,全家又迁居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可以说韩愈命途坎坷,历尽艰苦.但是,凄凉孤苦的身世,颠沛流离的环境 ,不仅没有打垮他,反而更激发了他刻苦自修、好学不倦的毅力韩愈曾在《进学解》一文中,借学生的口气说出他在治学方面所下的工夫:他嘴里不停地念着六经的文章 ,手里不住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油脂,指灯烛晷,日光后以“焚膏继晷"形容勤奋学习),意即非但白天苦读,夜里还要点油灯继续用功,恒兀兀以穷年表示 要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积年累月 ,努力不懈正是靠着这样的努力,韩愈学问精湛,尤其是散文写得气势磅礴,文才斐然 ,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也为业精于勤做了最好的注解任何学习和知识都需要努力和理解 ,人每走一步,都应该认真思考,有所选择,不能随波逐流,游戏人生 .《荀子· 劝学篇》中也有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是也分两层意思,每层都有两个分句先说,好的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远,差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 .无论治学、办事 ,一定要有 “锲而不舍 "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然后说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 ,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 ,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曾国藩在《家训育纪泽》中曾告诫后人: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两年,滋而精进而不觉.”这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所以看看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大学问家 , 每一个人都贵在“恒心” 上也贵在“慎思”上只有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和学问,学习也绝不是年轻人的事情,人活到老学到了,任何人要想与社会同步就一定要学习坚持不懈 ,贵在恒心努力勤奋,做事认真,深入思考,谨慎做事,必获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