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司考复习资料大全]司考《刑法》复习笔记: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我****草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6KB
约4页
文档ID:177521185
[司考复习资料大全]司考《刑法》复习笔记: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_第1页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愿天下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司考复习资料大全]司考《刑法》复习笔记: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作为一种未完成形态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据此,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犯罪  成立犯罪预备,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为了犯罪从犯罪预备阶段与犯罪实行阶段的关系来看,这里的“为了犯罪”实际上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即为了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为了犯罪,包括为了自己实行犯罪(理论上称为自己预备罪)与为了他人实行犯罪(理论上称为他人预备罪);为了犯罪,不是一种独立的罪过,但表明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因为行为人在具体的犯罪故意支配下,才能为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了犯罪,表明行为人在具备犯罪故意的前提下,认识到自己的预备行为是为实行行为服务的,认识到预备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促进作用;为了犯罪,表明行为人在该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因而与犯意的形成、犯意的表示具有本质区别。

  (二)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预备行为是为犯罪的实行创造便利条件,以利于犯罪结果顺利实现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整个犯罪行为的~部分,如果不是由于某种原因停顿下来,预备行为就会进一步发展为实行行为,从而导致结果发生所以,一方面,预备行为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预备行为只是为实行行为创造便利条件,因而不可能直接造成实行行为所要造成的危害结果  总的来说,预备行为是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刑法将预备行为规定为两类,即准备工具与制造条件准备工具事实上也是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只因是最常见的预备行为,故刑法予以特别规定准备工具,即准备实行犯罪的工具,主要表现为:购买某种物品作为犯罪工具;制造犯罪工具;改装物品使之适应犯罪需要;租借他人物品作为犯罪工具;盗窃他人物品作为犯罪工具等制造条件,是指除准备工具以外的一切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如调查犯罪场所与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候被害人的到来,诱骗被害人前往犯罪场所,等等在认定犯罪预备行为时,不能过于绝对相对于不同的犯罪而言,预备行为有不同的表现换言之,此罪中的预备行为可能是彼罪中的实行行为,反之亦然  (三)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预备必须在预备阶段停顿下来,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预备行为没有完成,因而不可能着手实行犯罪;二是预备行为虽已完成,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四)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预备在预备阶段停顿下来,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如果行为人自动放弃预备行为或者自动不着手实行犯罪,则不成立犯罪预备,而成立犯罪中止 4 /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