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1.96KB
约14页
文档ID:518378426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_第1页
1/14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1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数学基础扎实,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协调发展,能够使用所学理论和技术解决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初步具有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能够适合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如下预期目标:1.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富有教育的情怀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能适合社会的发展2.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和当代数学学科的若干最新发展及应用;掌握中学数学教育的一般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具备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能独立开展数学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具备初步的数学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能使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3. 掌握班级指导技能与方法。

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徳育管理能力强,了解传统文化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路径和方法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结合数学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技能,掌握沟通合作学习方式4.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反思方法与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主动适合基础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坚持阅读本专业的相关文献,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实现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二、 毕业要求依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具有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掌握教育研究、数学教学硏充等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 师德规范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徳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 教育情怀热爱数学教育事业,能理解、尊重、关爱学生成长,具有细心与耐心引导学生完善品格、学习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拥有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乐于奉献的意识3. 学科素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熟悉数学学科发展概况,了解当代数学的新发展和应用前景;掌握资料查询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4. 教学能力掌握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熟悉数学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能够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独立开展数学教学设计,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能使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策略,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理解数学学科的育人方法与价值,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具有班主任工作有效体验,徳育管理能力强6. 综合育人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能初步把握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中小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具备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能力,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能力发展及品徳养成等内容,具有整合利用中小学校园、家庭与社会等多方资源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7. 沟通合作理解数学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备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与能力,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在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与领导、同行、家长和社区沟通的能力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的发明和发现,体验掌握沟通合作学习方式8. 学会反思掌握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形成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视野开阔,能够合理规划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能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与技能,能使用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具有创造性的解决中小学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三、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数学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I、II、III)、高等代数(I、II)、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近世代数基础、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论、泛函分析、拓扑学、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数学教育评价、初等数论、数学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四、学制、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学时要求、学位授予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79个学分,完成课程课内教学2432学时(其中课内实践472学时,占课内教学学时的19.41%)毕业授予学位为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结构表课程模块类别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占总学时的比例理论实践与实验理论实践与实验讲授实践与实验小计通识教有课程通识必修课程321017.88%5.59%51225676831.58%通识选修课程126.70%19,1927.89%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学科必修623.35%1.12%96321285.26%专业必修39.54.522.07%2.51%6327270428.95%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1648.94%2.23%:匚>66432013.16%专业选修512.79%0.56%8016963.95%实践课实习、实训2815.64%能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必修52.79%教师教育类课程必修1226.70%1.12%192322249.21%学分合计122.556.568.44%31.56%六、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表学年学期总周数课堂教学考试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教学实VII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就业教育机动120152121220172113201721420162115201621162018四72016228208161合计160105124181814七、周学时分配表学期三四五六七八周学时总计2831282432+@0264注表中数字④代表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八、课程教学计划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践考核方式开设学期各学期周学时分配12345678通识教有类课程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0.5564016考査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0.5564016考査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0.5564016考试3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5+0.5887216考试45形势与政策2321616考査1-8大学体育12828考査12大学体育13434考査22大学体育13232考査32大学体育13434考査42大学英语34848考试14大学英语34848考试23大学英语34848考试33大学英语34848考试43大学语文23232考査22计算机应用基础11616考试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321616考査1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321616考査22军事理论2323212文献检索11616考査52小汁4276851225617118102000选小计12192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目录修2、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践考核方式开设学期各学期周学时分配1234S678学科基础课大学物理II5806416考试25程序设计3483216考试44小计8128963205040000专业础课数学分析I580728考试16数学分析11696888考试26数学分析III696888考试36高等代数I580728考试25高等代数|【580728考试36解析几何•464568考试15常微分方程348408考试5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