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定稿(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定稿(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8.0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2分)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 下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ABCD计算机中的硅芯片蛋糕中的人造奶油保暖服装的涤纶面料汽车发动机的陶瓷部件7. 下列反应中,CO2做氧化剂的是ACO2被过氧化钠固体吸收,有氧气生成B镁条在CO2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C将足量CO2通入氨水中,有碳酸氢铵生成D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有白色
2、浑浊物生成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原子半径:K Ca MgB碱性:NaOH Mg(OH)2 Al(OH)3C热稳定性:HF HCl H2SD酸性:H2SO3 H2CO3 H2SiO39. 松香中含有松香酸和海松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C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二者均能与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发生反应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ABCD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实验室制取氨提取纯净的Br2鉴别Na2CO3和NaHCO311.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
3、:KIO3 + 5KI + 3H2SO4 3I2 + 3K2SO4 + 3H2O)实验实验实验i. 3 mL 0.1 molL-1 H2SO4ii. 5滴2 molL-1 KI溶液iii. 2滴淀粉溶液i. 3 mL 0.1 molL-1 H2SO4ii. 5滴2 molL-1 KI溶液iii. 2滴淀粉溶液i. 3 mL 0.1 molL-1 H2SO4ii. 5滴2 molL-1 FeCl2溶液iii. 2滴淀粉溶液0.5g食盐振荡,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0.5g食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仅由实验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KIO3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
4、方程式为4I+ O2 + 4H+ 2I2 + 2H2OC实验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KIO3D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I Fe2+催化剂12. 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制备反应为CH3OH(g) CO(g) HCOOCH3(g) H 0相同时间内,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使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起始投料比均为1),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7080,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B. 8590,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 d点和e点的平衡常数:Kd KeD. a点对应的CO的转化
5、率与CH3OH的转化率相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8分)本部分共4小题,共58分。25. (16分)色酮类化合物K具有抗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1)A的结构简式是_;根据系统命名法,F的名称是_。(2)BC所需试剂a是_;试剂b的结构简式是_。(3)C与足量的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G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已知:2HJ+H2O;J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以E和J为原料合成K分为三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26. (14分)图1所示的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加剧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图1(1)结合上
6、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 固氮过程中,N2只做氧化剂B. 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发生的硝化过程需要有氧化剂参与C. 反硝化过程有助于弥补人工固氮对氮循环造成的影响D. 同化、氨化过程中,氮元素均从无机物转移至有机物(2)硝化过程中,NH3转化成HN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硝化细菌(3)反硝化过程中,CH3OH可作为反应的还原剂,请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5CH3OH + 6NO3- N2 + 4HCO3- + + (4)利用下表数据进行估算,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共价键NNHHNH断开1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946436391(5)电解法合成氨因
7、其原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传统的工业合成氨工艺。电解法合成氨的两种原理及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A电极上通入的X为 。图3中,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图2和图3装置的通电时间相同、电流强度相等,电解效率分别为80%和60%,则两种装置中产生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图2 图327.(12分)金属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工业上采用一定方法处理含镍废水使其达标排放并回收镍。某电镀废水中的镍主要以NiR2络合物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NiR2 (aq) Ni2+(aq) +2R-(aq) (R-为有机物配体,K=1.610-14)(1)传统的“硫化物沉淀法”是向废水中加入Na
8、2S,使其中的NiR2生成NiS沉淀进而回收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NiS沉淀生成的同时会有少量Ni(OH)2沉淀生成,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i(OH)2生成的原因是_、_。(2)“硫化物沉淀法”镍的回收率不高,处理后废水中的镍含量难以达标。“铁脱络-化学沉淀法”可达到预期效果,该法将镍转化为Ni(OH)2固体进而回收镍。工艺流程如下: “脱络”(指镍元素由络合物NiR2转化成游离的Ni2+)过程中,R与中间产物OH(羟基自由基)反应生成难以与Ni2+络合的R(有机物自由基),但OH也能与H2O2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Fe2+ + H2O2 Fe3+ + OH +OH iR + OH O
9、H+ R iiH2O2 +2OH O2 + 2H2O iii实验测得“脱络”过程中H2O2的加入量对溶液中镍去除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Fe2+和H2O2能够实现“脱络”的原因是_。 分析图中曲线,可推断过氧化氢的最佳加入量为_ gL-1;低于或高于这个值,废水处理效果都下降,原因是_。28.(16分)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 molL-1 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试剂A实验现象10.2 molL-1 CuCl2
10、溶液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20.2 molL-1 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32 molL-1 CuSO4溶液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42 molL-1 CuCl2溶液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 g。(3)实验3的目的是_。(4)经检验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
11、Cl。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 + CuCl2 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A极的电极材料是_。 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加入浓NaCl溶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ii加入饱和AlCl3溶液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iii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 molL1 CuCl2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查阅资料知: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由上述实验及资料可推
12、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_作用的结果。 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有关。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化学 参考答案 201803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共7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题号6789101112答案CBDDCB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阅卷说明:1. 不出现0.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2. 简答题文字表述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3.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5(共16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 1-丙醇(2)Br2和Fe(或F
13、eBr3) (3)(产物写成酚羟基且配平的,给1分)(4)CH3CH2CHO + 2Cu(OH)2 + NaOH CH3CH2COONa + Cu2O + 3H2O(产物写成丙酸且配平的,给2分)(5)E:;J:;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以上四个结构简式各1分,共4分)26(共14分,每空2分)硝化细菌(1)BC(2)2NH3 + 3O2 2HNO2 + 2H2O(3)5CH3OH + 6NO3- 3N2 + 4HCO3- + CO32- + 8H2O(4)N2(g) + 3H2(g) 2NH3(g) H= -92 kJmol-1(5) H2 N2 + 3H2O + 6e- 2NH3 + 3O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