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85341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春季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准备学生:本课生字卡片、画纸、画笔。教师:生字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释题,感知全诗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提问: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景物?2、简介作者王之涣及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小朋友们在图上所看到的这座楼,名叫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楼高三层,建好

2、后有鹳雀在上面栖息,因此而得名。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登鹳雀楼。孩子们,你们想和这首诗交朋友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要求:老师很想朗诵这首名诗,可以吗?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到位?学生评价。2、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 3、检查学生认字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雀”、“鹳”的字音。(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利用生字

3、卡片,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比赛认字,互当小老师考考别人。(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识字,分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2、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入”,将“入”与“人”比较记忆。3、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指导读诗,读出节奏。(1)请学生比赛读诗,师生共同评价。(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练习练习。(3)同桌孩子比赛朗读,互相评价。(4)全

4、班齐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2、图文对照,了解诗意。(1)反复吟诵,图文对照,同桌互相说说诗的大致意思。(2)课件播放与诗相配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全班交流对诗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欲”、“穷”的意思。(3)作者登上鹳雀楼后,他能看见些什么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你可以用语言说一说,也可以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画。(4)结合评价学生发言和绘画,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更上一层楼以后会看见什么?(5)教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登得越高,眼界就越开阔。五、熟读成诵,想象意境1、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再次朗读这首诗吧。你可以和同桌比赛读,可以扮成诗人来读,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伙伴合作读2、配乐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意境。(1)配上动作、表情朗读。(2)闭眼想象画面读。3、借助媒体指导,熟读成诵。4、抽学生背。5、齐背古诗。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孩子们,祖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你们想多了解它们吗?老师给大家推荐必背古诗80首、唐诗300首等课外阅读资料,希望你们能和古诗交上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