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8059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2015北京会考(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军:B.又欲肆其西封 封:C.唯君图之 图:D.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A.以其无理于晋 以:B.若不 秦,将焉取之 焉:C.然郑亡,子亦又不利焉 然:D.吾其还也 其: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目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焉用亡郑以陪邻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根据文义,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1)“。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2、 )烦执事5、用原文句子,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超越别国统治郑国,又以“ ”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消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 ”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 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二)、阅读劝学(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B.而闻者彰 彰:C.而绝江河 绝:D.君子生非异也 生: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青,取之于蓝 (2)而寒于水B.(1)輮使

3、之然也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1)故木受绳则直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1)登高而招 (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3、翻译(1)学不可以己(2)金就砺则利4、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1)(7)(11)(2)(8)(12)(3)(9)轮(曲)(4)受绳(13)(5)(10)(14)(6)博学(学习)知明而学无过(君子)(三)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 怒:B.志怪者也 志:C.适千里者

4、适:D.小年不及大年 年:.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实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 风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C.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D.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三餐而烦反,腹有果然D.蟪蛄不知春秋4.选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诗作赏析。答: (四)阅读归去来兮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 就:B.将有事于西畴 畴:C.善万物

5、之得时 善:D.或植杖而耕耔 耔: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门虽设而常关 鸟倦飞而知还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已矣乎D. 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3、翻译(1)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本文多处请托于物,情寓于景。如:“云无心以出 ,鸟倦飞而知还“这两句,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真实生命状态。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隐田园所追求的生活理想,又如,“ 这两句,表现了 。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五)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6、群贤毕至 毕:B.列坐其次 次:C.信可乐也 信:D.人之相与 与: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C.仰观宇宙之大 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A.( )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B. 映带( )左右C. 引( )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 )兴感之由4、翻译(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固指死生为虚诞5、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 (六)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临:

7、B.披绣闼,俯雕甍 披: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襟: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 2、下列各组语句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即冈恋之体势 觉宇宙之无穷B.潦水尽而寒潭清 迁歌凝而白云遏C.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D.访风景于崇阿 屈贾谊于长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睢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宣室:汉末央宫前殿叫宣室,汉文帝曾在宣誓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8、阮籍:三国时的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变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4、“落霞与孤鹰齐飞,积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句中的加点词语是怎样生动优美地描绘出深秋的景色的?请做简要分析答: (七)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完成1-4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与其址,而卒葬之 卒: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2、对下面加点“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代词,由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C.其孰能讥之乎其:代词,可译为“那些人”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其:代词,指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