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4686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文广-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文广 找一条正向的路让自己走许主任可真忙,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次约访从元旦前一直推迟到1月中旬,年末电视人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许文广作为央一节目部主任,肩挑梦想合唱团、看见、开讲啦等多档节目,更不例外。终于,采访约至梦想合唱团营地温都水城。那天雾霾,他正与同事们在71议室开,为即将播出的梦想合唱团盛典做最后准备。事务琐细,样样不容疏漏,吴克群穿哪件外套,胡彦斌要不要唱新歌,等等,一应大事小情令他的电话几乎不离耳边。但他并不烦燥,温和从容地处理着,但温和里又有一种不容置疑的锐气。于是采访总被电话截断,很难有一条平直的线索顺流而下。我担心逻辑被扰乱,但他以前辈记者老道的经验,化解了我的难题。他比

2、我更知道我的需要。许文广一度是经济频道最年轻的制片人,不到30岁便跨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大日播节目。与他名字相关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3.15晚”、“小丫跑”、“创业课堂”等等,都是经济频道的名牌栏目,他曾被中国影视新周刊评为十大创新电视人。公元 1508年,思想家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明确反对当时朱程理学提倡的知先行后的割裂说。文能庙堂,武能戍疆的王阳明自是知行合一的典范,这一思想亦泽被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很多人的行为准则。许文广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传媒大学)的教书先生到职业电视人,正好是一条知先行后的实践之路。赶上电视的好时代2003年秋, CCTV-

3、2第二次改版,频道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定位以经济报道为主。这时,徐文广已离开了教书多年的北京广播学院,进入广揽贤才的经济频道。去之前,许文广有过犹豫,毕业留校教电视编辑学一晃七年,凭得是对电视研究的兴趣,到底是继续留校任教,还是去做节目?“大概年轻的时候还是想做一些电视实践,可以与社联结得更紧密,能够触摸到时代的脉博,尤其在央视这个平台上,还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许文广选择了电视。之后,他遇到自己的老师,对他说,“你在电视实践中也可以发挥做为老师的优势嘛,要善于总结。”的确,执教生涯让许文广养成好习惯,他每做节目之后,都认真总结。这种习惯,也成为他日后对节目创意和革新的源泉。他

4、说自己赶上了电视发展的好时代,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半小时是从经济信息联播联播一个版块中脱胎的专题节目。这一契机,给了他们那帮新兵锤炼的机。对许文广来说,职业身份上,是从教师到记者的转变;在职业特点上,则是从专题纪录向新闻转变。学纪录片的许文广本身对长专题更有兴趣,他和很多编导一样,喜欢用纪录来打磨时光的节奏。在从长专题向新闻转型的过程中,很多编导选择了离开。但经济半小时作为日播栏目,专题的节奏势必离观众越来越远。有一次,他们精心制作了一期空调厂商价格战的专题。拍摄用了一个月,后期编了个月,到播出时一个季节已经过去了。诚然片子有深度,有态度,但观众已经没了兴趣。“我们必须加快节奏,从安

5、静的、平和细腻的纪录方式变成急骤的、关注当下需求,有扎实新闻调查的节目,这次转变对我的启发很大。”许文广说。很多电视人说,焦点访谈红火的年代,也是电视人勇于找茬儿的年代,各种舆论监督节目风起云涌,经济半小时也掀起不小的波澜。年轻气盛的许文广在刚做经济半小时制片人时,报道了一场技术风波。他说,当地政府每天都在到处找记者藏在什么地方,跟打游击一样,但他们还是顺利把调查结果传回台里。后来,当地政府给央视发了抗议函,说记者们在给政府添乱。而央视回函态度也很强硬,添乱的不是我们!“当时的报道能与时代紧密结合,又能快速产生影响。”许文广说。还有一次,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央视视察,他特别表扬了前一天晚上看到

6、经济半小时一个私采天然林的节目,说给政府帮了很大的忙。“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也培养了一批有新闻理想,有调查功力,能够实实在在推动这个社进步的一批电视人。”这段新闻监督的黄金时间,后来诞生了经济频道的品牌节目“3.15晚”,至今一直保留着鲜明的舆论监督立场。3.15幕后揭密、线索征集、内幕人士招集令,等等,一直以来都是3.15选题最重要的方向。最年轻的制片人“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更幸福”采访中,许文广轻声朗读了南方周

7、末那篇著名的卷首语,话题自然过渡到了媒体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这是许文广在做经济半小时制片人期间,与他的同事们一起树立的节目价值观。之后,他们做了一些令自己骄傲的事情,比如专访吴敬琏,勇敢地推出“股市赌场论”;比如,推动“中国十大经济人物”评选。这个活动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选活动,被誉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推出的年度人物李金华、吴敬琏、张瑞敏等,均在当年产生了很大的社反响。“如果我们评十大经济新闻,既没影响也无个性,我想不如就从评事件变成评人物吧,毕竟人物承载的东西很厚重,我们选人的标准也就是栏目的价值标准。”为什么选十大?许文广说,“原本想学时代周刊只评一人,从新闻传播角度看,一人

8、最具传播性。但在操作中发现这不现实,中国经济有不同领域,不容偏颇。”令许文广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年吴敬琏去领奖。当时他们经验不足,活动只做了60分钟,在一个酒店大厅录制,请了交响乐团,节奏把握得很不好。但在一周后,却意外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肯定,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电视形态,人物鲜活生动。第二年,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上榜。在他决定来不来领奖之前,有下属提议最好不要站出来,但他说必须来,因为是上百万网友的选择,而媒体代表公众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十大经济人物”后来成了很多媒体人物评选的模式,央视的体坛风云人物,感动中国人物,等等,都以十大为基准。有媒体做过一个测算,这个榜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相当于整个栏

9、目的品牌价值。媒体的迅速发展,人才急剧流动,用人标准也变得不拘一格。经济半小时被称为央二的黄埔军校,历任制片人在台里都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当汪文斌决定把这副担子交给许文广时,内部引起很大争议。毕竟他是所有主编中资历最浅的,才做了一年,谁都想不到让他来挑梁,他自己更是意外。“生活中我比较温和,但做节目很有锐气,能够创新,这样一个老栏目也许更需要新鲜力量。”央视人才济济,资历久的,背景深的,有才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节目的主张。许文广说,最大的压力是栏目价值观的统一。同时,他的心理变化很大,原本很自我,做好自己节目就没事的一个人,突然要管理一百多人,负责节目质量,这种自我转变的压力更大。“我请教新闻

10、调查的制片人王丽芬,他们用什么方式呢,其实就是评价体系。比如,鼓励新闻价值与社研究的交融,让大家统一共识,收视率是一个指标,传播力是一个指标,专业性是一个指标。这样的综合指标,让记者在报道中找到平衡点。我觉得,作为制片人,寻找一个管理工具很重要。”公益梦想的实现一天,许文广与中国好声音制片人聊天时,说到好的节目模式是实验后的成功样板,称之为“宝典”,并与节目无缝对接。这次谈话是在梦想合唱团第二季开营之际。一年多以前,许文广就在积极寻找一种既能体现公益力量,又是综艺歌的模式。梦想合唱团来自欧洲,经过了本土化的开发,保留了基础模式点,比如:明星、合唱、公益。所以在第一季梦想合唱团时,很多观众看到了

11、综艺节目的突破,但许文广说观众看不到的是他们观念上的变化。早在2010年,做了10年经济节目的许文广调任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央一的领导跟我说,一套的定位是综合,而综合就是最大优势,创新是没有边界的。”此时的电视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从舆论监督的黄金时期过渡到综艺为王的娱乐时期,许文广的个人理想是希望在公益方面的突破。“我的理想很简单,不奢求做巨大的改变,只想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让这个时代产生一点变化。”在经济频道时,他尝试过公益歌春暖2007,曾创造了特别节目的最高收视率。但歌在经济频道不太适合,既然综合频道空间最广,也有更大的舞台实现节目要求,他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一个新的

12、品牌。“我们当时有个理念,对央一来说,要抓住年轻的观众,他们正在央一观众结构中在流失,而抓住年轻观众才能抓住未来。当年轻人看到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明星,在为公益而战的时候,更容易受到感召,也更容易拉近距离。在整体音乐风格上,也更多体现年轻和时尚化。”据目前第二季的收视数据,年轻观众的增长率为66%。更明显的变化是网络的传播率,第一季微博话题量是100多万,第二季则已超过1000多万。甚至在主持人的选择上,徐文光也突破央视惯例,梦想盛典请来何炅主持。前春晚总导演马东问他,听说你用地方台主持人,这怎么做到的?许文广说,“我在讨论现场直接跟领导请示,直接就同意了。可能过去我们作为央视的创作者们,先给自己上了枷锁,还没去问行不行,就自我否定了”。徐文广认为,全国的电视资源都应该成为央视的资源,不应该把其他卫视或地方台看作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一个栏目要产生价值,一定要获得最大范围的认可。保住基本盘外,要做的是增量,年轻观众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的创新道路是补短板,但不动原有的观众基础。如果央视的节目在年轻人当中没有共鸣,那它就不是能产生影响力的节目。”许文广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