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3725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目 录1 总则12 总体设计23 路线44 路基与防护工程105 路面156 排水设施197 桥梁、涵洞218 隧道279 路线交叉2910 交通安全设施3311 环境保护与景观3512 预算编制办法36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1 总则1.1 为适应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体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环保、美观”的设计理念,规范和指导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特制定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2 本指南主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公路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是对现行行业标准、规范的细化和补充。1.3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中三、四级公路。1.4 本指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运输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西藏公路工程技术政策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编制。352 总体设计2.1 一般规定2.1.1 农村公路设计应符合批准的公路网规划,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边防巩固需要,确定项目起讫点、主要控制点以及与公路、铁路、管线等的衔接形式。2.1.2 农村公路设计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安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升级改

3、造,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重视灾害防治,着重完善防护、排水、安全设施,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损害,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规划建设、村镇综合整治相结合,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2.1.3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选用原则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根据西藏实际,农村公路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技术等级标准。若旧路等级为三级,改造时不得降低原有标准。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本指南中最小设计速度指标。2.1.4 根据西藏自治

4、区县、乡(镇)、村、寺庙分布特点,结合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灾害分布状况,农村公路设计应基于通达、通畅两个目标。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现场地形、地貌及地质调查,选线过程要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加强与沿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2.1.5 对于未通公路或经论证灾害难以绕避,并且治理困难或者治理费用过高的项目应考虑以通达为建设目标。其他项目应以通畅为建设目标。2.1.6 以通达为建设目标的项目设计注重以通为主,可考虑“一次性设计,分期实施”的设计原则。一期工程应保证路基的稳定,对小型灾害进行治理,对于难以绕避的大中型灾害考虑保通,路面采用碎石路面或砂砾路面。如外购材料运输困难,桥涵可采用半临时结构(下部结

5、构一次到位)。具有较为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保证行车安全。一期工程实施后,根据运营效果,适时实施后期工程。2.1.7 以通畅为建设目标的项目设计注重以畅为主,注重排水、防护质量,确保寿命,提高抗灾能力,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涵构造物完备,具有较为完善的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2.1.8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一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对于投资较大、技术复杂等重点项目为初步设计(公路路线方案论证)和施工图设计。2.1.9 农村公路建设应注重危旧桥涵改造,设计前应做好现场的调查及对利用桥涵的相关检测、评估工作,慎重确定桥涵技术状况现状。2.1.10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地区农村公路

6、的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2.2 公路分级2.2.1 西藏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一般采用三级、四级公路两个技术等级,详见表2.2.1。表2.2.1公路等级及适宜情况公路等级适应的交通量 (pcu/d)设计速度(km/h)预测年限(年)适宜农村公路层次三级公路200060004015县道、乡道、村道或通达寺庙3015四级公路双车道:2000 单车道:4003010乡道、村道或通达寺庙20152.2.2 选用公路等级时,应首先根据全区公路网规划、地区特点、

7、公路的交通特性等因素确定公路功能,然后根据功能结合交通量论证选用公路等级。一般情况下,通乡、通村公路采用四级公路技术等级,如属国省道网规划的可适当提高标准。2.3 公路用地2.3.1 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边坡顶截水沟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2.3.2 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需设置防护林,种植固沙植物,安装防沙或防雪栅栏以及设置反压护道等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用地范围。2.3.3 用地范围还应包括必要的服务、安全、停车设施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等工程的用地范围。3 路线3.1 一般规定3.1.1 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

8、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条件,根据工程造价、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方面要素,力求线形连续、均衡,保障行车安全。3.1.2 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充分利用旧路,安全利用原有构造物,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方便农(牧)民出行;注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3.1.3 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过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如灾害难以根治,考虑该段以通达为

9、建设目标。3.1.4 对于改(扩)建的农村公路设计,应对既有道路其平、纵、横指标详细描述,综合分析现有路线指标,论证其利用或改建方案。3.1.5 农村公路设计原则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按照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西藏公路工程技术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小圆曲线半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最大纵坡、最小坡长、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等技术指标,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采用本指南的极限指标。避免出现不利因素的组合,并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保证行车安全

10、。3.1.6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宜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视距良好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4.50m。长度和纵坡根据实际地形合理设置。3.2 平面3.2.1 圆曲线农村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见表3.2.1。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表3.2.1最小平曲线半径设计速度(km/h)40302015一般值(m)100653020极限值(m)603015 15(12)注:位于长直线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平曲线;对设计速度为15km/h的特别困难路段极限最小半径可采用括号内极限值。受限路段设计速度采用15km/h

11、极限半径时,纵坡不应大于5%,超高不应大于6%。回头曲线设计速度采用10km/h时,圆曲线最小半径不应小于10m;当采用最小半径时,纵坡不应大于5.5%,超高不应大于6%。3.2.2 回旋线最小长度规定如表表3.2.2 回旋线最小长度设计速度(km/h)40302015回旋线最小长度(m)35252015注:四级公路为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3.2.3 平曲线超高各圆曲线半径超高的横坡度按设计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农村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8%。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6%。3.2.4 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

12、宽。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3.2.4。表3.2.4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m)25020020015015010010070705050303025252020151512加宽值(m)双车道0.40.60.81.01.21.41.82.22.53.0单车道0.20.30.40.50.60.70.91.11.52.03.2.5 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如表3.2.5。表3.2.5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设计速度(km/h)40302015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20015010050极限值705040303.2.6 视距农村公路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的停车和会车视距,不应小于表3.2.6的规定。表3.2.6 停车

13、与超车视距设计速度(km/h)40302015停车视距(m)40302015会车视距(m)80604030超车视距(m)一般值20015010080最小值15010070603.2.7 回头曲线公路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指标规定如表3.2.7表3.2.7 回头曲线极限指标主线设计速度(km/h)40302015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353025201510圆曲线最小半径(m)403020151210回旋线最小长度(m)353025201515超高横坡度(%)666666路面加宽值(m)双车道2.52.52.53.03.03.0单车道1.251.251.52.52.52.5最大纵坡(%)3.

14、53.54.04.55.55.53.3 纵坡3.3.1 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表3.3.1规定表3.3.1公路最大纵坡设计速度(km/h)40302015最大纵坡(%)78910(12)注:受复杂地形、地质灾害或原有构造物限制等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括号内极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四级公路位于积雪冰冻地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农村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3.3.2 平均纵坡农村公路越岭路段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3.3.3 公路纵坡的最小坡长规定如表3.3.3-1表3.3.3-1公路最小坡长设计速度(km/h)40302015最小坡长(m)1201006040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