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3293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芜湖民间去采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芜湖民间去采风设计课型:网络课(课件:鸠兹风采)整体分析:这本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到民间去采风。我认为此话题范围过大,于是就把范围缩小,改为“到芜湖民间去采风”。我想通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网络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深入了解,去关注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去挖掘家乡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和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去发现家乡的美,争做家乡美的播种者、培育者、弘扬者;同时让大家知道芜湖只是我们祖国美丽山河中的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因为我

2、设计的网络课,网站中的学习资源丰富,在这一节课上,每位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网页的内容都来加以学习,所以我便试图采取此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分组合作(以异质小组为合作单位)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为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家乡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让学生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因为是网络课,资源信息量大,而且到家乡

3、芜湖民间去采风的内容量也较多,为了在短时间内挖掘出更丰富的知识以及突出语文学习的特点。故设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难点:1、突出家乡的特色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出家乡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的语文学习资源。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半城山半城水。设计意图:因为这首歌是为我们芜湖而谱写的,是歌唱我们芜湖的。学生对此也较熟悉。有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教师进行情境导入:大家听到的这曲

4、优美动听的歌,知道它是为哪座城市而谱写的吗?由此引入主题到芜湖民间去采风。 二、进入第一板块:走进芜湖1、了解芜湖概况,说说芜湖印象设计意图:芜湖分一市三县: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学生快速浏览网页中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芜湖的概况,同时学生也可以补充自己在课前搜集查找的有关芜湖四个区域的相关资料。2、播放视频:介绍芜湖的视频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板块中检索、补充的知识,那只是对芜湖的初步了解,为了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而播放此视频,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一下家乡的美。 三、进入第二板块:民俗风情设计思考讨论题:(大屏幕显示)1、你知道“红色旅游”吗?2、你最想向大家介绍的芜湖景点是哪儿? 愿意做一

5、次导游吗?3、你最想吃的芜湖小吃是什么?4、你能说说家乡的方言吗?5、你能说说芜湖有何变化吗?设计意图:到芜湖民间去采风,就要了解芜湖民间的民俗风情。设计这一板块以突出“采风”。芜湖的民俗风情内容丰富,我只选择了几块有代表性的内容:旅游、美食、方言、城乡建设变化等。在这些内容上,我相应地搜集了许多资料,以丰富网页上的学习资源。因内容丰富,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上进行充分学习,故而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讨论解决大屏幕显示的问题。学生在网页上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最后由小组呈报人把讨论结果公布于众。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进行小组内

6、的引导、点拨,对最后的呈报进行评价。问题导航:(一)、在芜湖旅游这一小板块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2)。首先是要解决名词“红色旅游”,明确概念后,再让学生介绍一两个芜湖的红色旅游景点。教师总结:2005年是红色旅游年,芜湖开发的这些红色旅游景点,是进行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做导游,介绍芜湖景点,是想让学生知道:芜湖作为一座开放的旅游城市,确实有不少名胜景点吸引着八方游客。作为土生土长的芜湖人,你怎么样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介绍家乡的景点,吸引住八方的游客呢?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二)介绍芜湖的小吃(问题3),主要是挖

7、掘出芜湖的美食文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三)说家乡的方言(问题4),是想让学生知道方言能体现出语言的异彩纷呈、色彩斑斓的美。假设学生多年后离开家乡,身在异地的你,若在不经意间,偶然听到那熟悉的家乡话,你有何感受呢?让学生感受到家乡话的亲切以及不忘家乡话是热爱家乡的表现。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设计了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的表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方言的缺陷,以突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让学生知道:坚持说普通话能保持汉语的精纯。(四)说家乡的变化(问题5),是想让学生感受到:家乡芜湖由一座文明古城发展到现在的这座开放的旅游城市,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城乡建设有了变化,而且人的素质也在不断

8、地变化,以此激发学生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四、进入第三板块: 江城揽胜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板块以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出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先引导:芜湖的某些景点曾与不少的历史文人结下了不解的情缘、诗缘。引导后再让学生仍然以语文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展开讨论,在小组内确定鉴赏的对象(某一景点),小组活动时主要是发现芜湖的人文景观,并且寻找到历史文人的屐痕、诗踪,在课堂上朗诵、鉴赏文人墨客的诗文,并从中感受芜湖那诗情画意的美。五、进入第四板块:直抒胸臆 设计意图:在上一板块中,讲到了在芜湖驻足并留下诗文的历史文化名人,由此过渡到这一板块直抒胸臆。先欣赏由教师所了解到的有一位同学

9、曾写过赞美家乡的文章,接着过渡:在座的各位,能生活在这如此美丽的鱼米之乡,难道你就不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家乡吗?学生可以或文、或诗、或歌等,只要是赞美我们的家乡芜湖即可。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作,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的。六、进入第五板块:芜湖名人坊设计意图:在第三板块中,讲到了在芜湖驻足的历史名人,由此过渡到这一板块芜湖名人坊(那芜湖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呢?)学生在网页中查找资料,并把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把自己对某名人的感受抒写到网站中的“采风论坛”上来。(进入论坛的时间不限,可以延伸到课下。)七、进入

10、第六板块:异地风情设计意图:前几个板块的内容都是有关芜湖的,而芜湖只是祖国大家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祖国壮丽山河,名胜美景,不胜枚举(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由此让学生领略一下“异地风情”。在浏览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上传到“采风论坛”中来。八、进入第七板块:热情高歌过渡:这节课,我们又一次亲近了家乡的美,并把这种美加以了体现、传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但同学要知道我们课上所讲的内容,那只是芜湖这片肥沃土地上的一滴水、一粒沙而已。其实芜湖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可以说芜湖真是人杰地灵,我们应该为我们能生活在这

11、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家乡如此之美,那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芜湖人,就更应该争做家乡美的播种者、培育者和弘扬者,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家乡,来了解我们的芜湖,相信家乡芜湖的明天会更好!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儿畅谈了家乡芜湖的美,此时此刻,我们该如何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满腔热情呢?接着就和同学们一起高歌半城山半城水。播放音乐半城山半城水,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手打节拍,一起高歌那赞美江城的歌半城山半城水。让学生再次欣赏芜湖、感受芜湖那美丽多姿的风貌。在音乐声中,在反复咏唱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当歌词结束,音乐接近尾声时,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

12、,今天我们在这寻觅家乡美的足迹就暂且告一段落了,大家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大家想尽情饱揽我们家乡芜湖的美景,那就请大家在闲暇之余,走访我们江城的大街小巷。接着在音乐声中结束这堂课。教学环节设计说明:在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中,我试图在“走进芜湖”、 “民俗风情”、“江城揽胜”这三个板块实现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同时我试图在“民俗风情”、“江城揽胜”这两个板块中实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因内容丰富,故学生学习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我试图培养学生查找、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小组呈报人呈报的过程中又试图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尤其在“民俗风情”的“方言”以及“江城揽胜”中我试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挖掘出家乡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的语文学习资源”。在“直抒胸臆 ”中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学生的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热情高歌”中,我试图让学生在反复咏唱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美,以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