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2672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件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一、对竖直下抛运动的理解,1.做竖直下抛运动的条件 (1)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2)只受重力作用. 2.规律 竖直下抛运动是初速度v0向下、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其规律如下:,3.竖直下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联系与区别,竖直向下抛出的物体,若空气阻力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很小,阻力可以忽略时,此时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看做竖直下抛运动.,【典例1】一人站在30 m高的楼顶竖直向下投石块,假设石块出手时的位置靠近楼顶,石块到达地面所用的时间为2 s,不计空气阻力 (g取10 m/s2), 求:(1)石块出手时速度的大小; (2)石块到达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解题指导】(1)

2、石块做竖直下抛运动; (2)确定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标准解答】(1)由题意知s=30 m,t=2 s, 由位移公式 得 (2)由速度公式vt=v0+gt,得石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 vt=(5+102) m/s=25 m/s. 答案:(1)5 m/s (2)25 m/s,【变式训练】(2011惠州高一检测)从离地45 m处自由下落一个小球,1 s后再从同一位置竖直向下抛出另一个小球,要使两个小球同时落地,第二个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必须多大?(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解析】设自由下落的小球运动时间为t,则 设下抛小球的初速度为v0,则运动时间为t1=2 s 由位移公式 得

3、答案:12.5 m/s,二、对竖直上抛运动的理解,1.运动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v0,且只受重力作用.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2.两种分析方法 (1)分段法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向上为正方向.,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2)整体法:匀变速直线运动.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v00,a=-g,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1)竖直上抛运动可分解为向上的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对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只能用分段处理法,此时上升过程匀减速运动的ag,下降过程中ag.,【典例2】一个人站在一座很高的楼顶的边缘,将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

4、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t=3 s时物体的速度和位移.(使用两种方法求解)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标准解答】解法一:分阶段处理. 上升阶段: 最大高度 下降阶段:t下=t-t上=(3-1) s=2 s. vt=gt下=102 m/s=20 m/s,方向竖直向下. 方向竖直向下.,由以上数据可看出:t=3 s时,物体已 经处于下降过程中,且3 s时的速度大 小为20 m/s;比较s=5 m和h=20 m可知, t=3 s时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下方距抛出 点h=h-s=15 m处.如图所示.,解法二:整体处理(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将t=3 s代入速度公

5、式得: vt=v0-gt=(10-103)m/s=-20 m/s. 表明速度大小为20 m/s,方向竖直向下. 且s=v0t- gt2=(103- 1032) m=-15 m. 表明此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是15 m,且在抛出点的下方.,【规律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求解技巧 (1)正方向与各矢量正、负号的确定 使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各矢量的方向,一般以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2)求解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方法 分段法:上升过程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计算;下降过程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计算. 整体法: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把竖直上抛运动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

6、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互动探究】本例中物体处于抛出点上方4.2 m时的速度和 时间分别为多少? 【解析】由公式 得 由vt=v0-gt得 代入数据得t1=0.6 s,t2=1.4 s 答案:4 m/s,方向向上或向下 0.6 s或1.4 s,【变式备选】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时刻算 起,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的时间为t1,速度减为抛出时速 度的一半的时间为t2,则t1与t2比较,其大小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不能确定 【解析】选C.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前一半高度时速度大,用时t1 (t为上升到最高点 用的

7、时间);而速度减为一半用时为t2= ,故t1t2,所以 选项C正确.,【典例】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 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 h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 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 速度v040 m/s,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标准解答】(1)设经时间t两棒相遇,A做自由落体运动 B做竖直上抛运动 又s1+s2=h 即 gt2(v0t- gt2)=h 得,(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棒做初速度不为零 的匀加速运动,B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从相遇开始到分 离所需的时间为t

8、,则 (vAt+ gt2)(vBt- gt2)2L vA=gt,vB=v0-gt 代入数据解得 答案:(1)0.5 s (2)0.05 s,审题不清导致错误,某人站在高楼的阳台上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石子,忽略空气阻力,求石子经多长时间到达距抛出点15 m的位置?(g取10 m/s2),【正确解答】石子经过距抛出点15 m的位置有两个,分别 在抛出点的上、下方. 在抛出点上方15 m处时s=15 m,则s=v0t- gt2 15=20t- 10t2 解得t1=1 s t2=3 s t1、t2分别为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该位置所用的时间. 在抛出点下方15 m时,s=-15 m.则 -15

9、=20t- 10t2 解得:,【易错分析】解答本题时易犯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解析】选D.1 s后物体的速度方向暂不明确, 若向下,则由vt=v0-gt 得v0=vt+gt=(-10+101) m/s=0 m/s 不符合题意,故1 s后物体速度方向向上,初速度方向向 上,抛出点在A点上方,选D.,2.关于竖直下抛运动,下列

10、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下落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下抛时,由于给物体一定的作用力,所以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D.竖直下抛的物体只受重力,故其加速度为g恒定不变,物体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3.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速率 C.加速度 D.位移 【解析】选A.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大小、方向均相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均为g,故A正确.,4.(2

11、011厦门高一检测)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 抛运动,g取10 m/s2,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解析】选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B正确.,5.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面40 m 高处时,从气球上落下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2)求: (1)物体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 (2)物体落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解析】(1)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s=-v0t+ gt2 将s=40 m,v0=10 m/s代入上式 解得:t=4 s (2)由公式vt=-v0+gt得vt=(-10+40) m/s=30 m/s,方向向 下,速度大小为30 m/s 答案:(1)4 s (2)30 m/s,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