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2418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歧义。知识整合解引子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一个句子产生多个意义的原因是什么?答:_析活动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答:_讲要点1“歧义”与“模糊”“笼统”的区别是什么?答:_2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_3如何消除歧义?答:_4表意不明主要包括哪两种情况?答:_测基础1下面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C北京故宫博物

2、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块弹片正中咽喉部。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或歧义的一句是()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B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3有的话如果孤立起

3、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语境里,就明确了。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_,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是他父亲,_。考点对接题型一辨析语病歧义例题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不及格。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答案C解析A项中“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B项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

4、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D项中“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修饰“学校”或“领导”。例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答案C解析A项中有歧义,“

5、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合格标准以下),意思不明确。B项中“特点”与“水平”搭配不当。D项中有歧义,可理解为张敏自己烦人,导致同学不搭理他;也可能是同学都不搭理他,导致他自己烦恼。解题技巧辨析歧义要在基本把握语句整体语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有关重要环节,如短语结构、语义(多义)词性、停顿组合等。必要时,可设置相关语境,进一步比较分析。要了解短语本身歧义的不同情况,然后找到排除某一项或几项的条件。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是常用方法。题型二消除歧义例题1指出下面句子的不同歧义,并消除。(1)我们要进口彩电。(2)学生家长都来了。(3)汤都凉了。(4)连

6、校长都不认识。(5)我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答案(1)我们要进口的彩电。/我们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彩电。(2)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3)连汤都凉了。/所有的汤全凉了。(4)连校长都不认识他。/他连校长都不认识。(5)我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我看见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了。(也可用“补写法”消除。如第(1)句: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要国产彩电。/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进口冰箱。)解析(1)句中“进口彩电”可以是偏正结构,即“(进口)彩电”;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即进口彩电。(2)句中“学生家长”既可理解为偏正结构,也可理解为并列结构。(3)句“都”可理解

7、为“全部”,也可理解为“连汤都凉了”。(4)句中“校长”既可作“认识”的施动者,也可作“认识”的受动者。(5)句指代不明,谁在“座位上”。解题技巧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一)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是他在文章中“批评”别人,还是别人“批评”文章,表意不明。(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指代不明(二)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如: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三)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教师节教师都是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