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8780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力分析精讲(1)动力学问题是指涉及力和运动关系的问题,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热门考点。我们需要熟练判断出研究对象的受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情况,对于物体受力动态变化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分析判断。一般来说,对于处于静态平衡的物体,我们一般采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以及整体法与隔离法去分析;对于动态平衡问题,我们多采用图解法、假设法、临界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方法去解决。知识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替换法:例如用细绳

2、替换装置中的杆件,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能维持,则说明这个杆提供的是拉力;否则,提供的是支持力。状态法:由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体间的弹力。例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A和物体B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2,3 B3,4 C4,4 D5,4解析: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两接触面间存在摩擦力,则接触面间一定有弹力;但两接触面间存在弹力,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要有摩擦力还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两接触面不光滑;接触的两物体间存在相对

3、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例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物体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当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1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弹簧秤长度相同,串联起来系住一个400N重物.两弹簧秤量程不同:甲量程为500N,乙量程为1000N.这时两弹簧秤读数大小应当 ,两弹簧秤簧伸长长度相比较,应当是 例4:右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F和长度l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m时弹力的大小知识点2: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大小的判断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间有压力、接触面粗糙

4、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平衡条件法 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与否及其方向. 3.假设法: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例5:指明物体A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1)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如图甲所示。(2)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作用而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3)物体A放在车上,在刹车过程中A相对于车厢静止,如图丙所示。(4)物体A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如图丁所示。解析:先假设接触面光滑,再分析在假设条件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若滑动,说明原来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对运动趋势与假设条件下的

5、滑动方向相同;若不滑动,则说明原来物体就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例6:如图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其间突遇故障,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若上述匀速和减速过程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作用B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C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4.摩擦力的计算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用FFN计算,其中F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

6、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或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最大静摩擦力Ffmax的计算:最大静摩擦力Ffmax只在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特定状态下才表现出来。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通常认为二者相等,即FfmaxFN。(2)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一般静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与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密切相关,跟接触面间相互挤压的弹力FN无直接关系,因此F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对具体问题要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例7: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

7、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对A有摩擦力作用 B. 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 C. B只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 D. 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g取10m/s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9:如图所示,三个粗细均匀完全相同的圆木A、B、C堆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每个圆木的质量为m,截面的半径为R,三个截面圆

8、心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O1120,若在地面上的两个圆木刚好要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考虑圆木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圆木间的弹力为mgB每个圆木对地面的压力为mgC地面上的每个圆木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mgD地面与圆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知识点3:物体的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区分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对于分

9、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 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 “性质力”和“效果力”不能重复分析。区分内力和外力。 画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应画成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可沿力的作用线移动。例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 小木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 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中画出长木板的受力 示意图. 知识点4: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三种方法一、 力的合成、分解法三个力的平衡问题,一般将任意两个力合成,则该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或将其中某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从而得到两对平衡力。合力与它的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在进行有关力的计算

10、时,如果已计入了合力,就不能再计入分力;如果已计入了分力,就不能再计入合力。力的分解方法 (1)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2)正交分解: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高考热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物体只受三个力,且三个力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合成分解法和正交分解法都能用,但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形中找几何关系,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而物体受三个以上力或三个力合力不为零的情况多用正交分解法,但也要视题目具体情况而变。例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是30,轻绳的一端通过两个滑轮与A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

11、块A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时,A、B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B的质量为 ()A. m B.mCm D2m二、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x轴上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Fx0,Fy0进行分析,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y方向选择时,(1)一般让某一个轴沿运动方向,(2)尽可能使较多的力落在x、y轴上,(3)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例12:(多选)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下列各值的哪个()

12、A. mg B. (mgFsin)C. (mgFcos) D. Fcos例13: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铰 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 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 的重力不计,图中a=0.5 m,b=0.05 m,则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的比值为() A.4B.5C.10D.1 三、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对此整体进行分析的方法,整体法的优点在于只需要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隔离法的优

13、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表达清楚。 在物理问题中,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1)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一般先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系统的加速度(注意Fma中质量m与研究对象对应),再根据题目要求,将其中的某个物体(受力数少的物体)进行隔离分析并求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14、2)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加速度不相同,又不需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系统整体列式(F合m1a1m2a2),减少未知的内力,简化数学运算。(3)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又需要知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例14:(多选)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A、B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的墙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BF增大时,A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C若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则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墙对A的摩擦力D不论A、B的重力哪个大,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墙对A的摩擦力例15:如图所示,若有4个完全相同的篮球,并排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各篮球依次标为“2、0、1、4”,其中4号篮球被竖直板挡住,不计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则1号篮球跟4号篮球间与4号篮球跟挡板间的弹力之比为( )A. B. C. D. 课后作业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图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图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B乙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C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