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84466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程中所起的作用。1.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和思想。2难点:分析近代前期中国救国方案的特点。教材整理1“睁眼看世界”1历史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统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2代表人物(1)林则徐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贡献:主持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2)魏源贡献:编成海国

2、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历史影响(1)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48“学习思考”: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结合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评价一下这种说法。【提示】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主动的。教材整理2维新变

3、法1历史背景(1)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走向成熟。2主要内容(1)出发点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2)思想武器是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3)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建立君主立宪制。(4)反思洋务运动,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3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号召变法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

4、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4.历史影响(1)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3)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5)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0“学习思考”: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提示】首先是因为康有为对中国当时国情即中国传统思想之深厚、影响之深远的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而实

5、行。其次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造成的,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再次,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和学问素养也有很大关系。教材整理3走向共和1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的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民主共和思想的提出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邹容发表革命军等著作,宣传反清革命1905年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3.革

6、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内容: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2)影响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拥护,使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的思想,投身于革命事业。4初步实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1“学习思考”: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具有哪些内在联系?【提示】两种思想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等方面,两种思想是一致的。但在建立方式,特别是对现存制度的态度上,两种思想大相径庭。维新思想要

7、求通过改良的方式,在维护既有统治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则要求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现存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以此发展资本主义。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与民主共和,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的变化。

8、探究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史 料解 读史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都是军事方面。史料二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注意康有为言论的逻辑:“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为理论依据;“以我朝论之”为变法主张。史料三“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把握关键词:“革命”“共和”。【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

9、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哪方面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思想特点。【提示】学习内容:西方的军事技术。特点: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2)根据史料二,指出康有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影响如何?【提示】理论依据: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学说。影响: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使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与史料二相比较,史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较之康有为的思想有什么显著的变化?【提示】康有为主张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暴力革命;康有为主张在中

10、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史论拓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作用、特点所属阶级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主要作用特点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重在学习军事技术)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资产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次,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成功孙中山

11、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准备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解题模板】抓关键题干中“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风行国内”“禁毁”是解题的关键词。排易误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不是介绍西方理论,故B项错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

12、其服务,托古改制,故D项错误。验结论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项正确。【答案】C1右图中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 【导学号:】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领导了禁烟运动【解析】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编译外国书籍,首先开始重新认识世界。【答案】A2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13、()A师夷长技以制夷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倡西学、兴民权【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即采西学、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伦常名教与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错误;B项仅涉及学习西方技术,不符合题意,错误;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变革,C项错误。【答案】C3金耀基教授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中国“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的主要表现是() 【导学号:】A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的器物C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4、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学习西方由“器物”技术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4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是否推行议会制度【解析】革命派与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派别,都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希望得到列强的支持,都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故排除A、D两项。革命派要求实行“平均地权”,而维新派并未提及,但这只是他们分歧的一部分,排除B项。两派的根本分歧在于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维新派则欲以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梁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欲兴民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病”与“药”的含义,并说明梁启超的核心思想。(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