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876611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2013年中考数学 测试篇15(无答案) 浙教版(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1自贡)有下列函数:y3x;yx1;y(x0);yx22x1,其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A.B. C.D.2.(2012桂林)如图,把抛物线yx2沿直线yx平移个单位后,其顶点在直线上的A处,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A.y(x1)21 B.y(x1)21C.y(x1)21 D.y(x1)213.(2012陕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x6向上(下)或向左(右)平移m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恰好经过原点,则|m|

2、的最小值为()A.1B.2 C.3D.64.(2012烟台)已知二次函数y2(x3)21.下列说法:其图象的开口向下;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其图象顶点坐标为(3,1);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2012乐山)二次函数yax2bx1(a0)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1,0).设tab1,则t值的变化范围是()A.0t1 B.0t2 C.1t2 D.1t16.(2012天门)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b2a0;abc0;a2b4c0;8ac0

3、.其中正确的有()A.3个B.2个 C.1个 D.0个7.(2012兰州)已知二次函数ya(x1)2b(a0)有最小值1,则a,b的大小关系为()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8.(2012呼和浩特)已知:M,N两点关于y轴对称,且点M在双曲线y上,点N在直线yx3上,设点M的坐标为(a,b),则二次函数yabx2(ab)x()A.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B.有最大值,最大值为C.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D.有最小值,最小值为9.(2012河北)如图,抛物线y1a(x 2)23与y2(x3)21交于点A(1,3),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B,C.则以下结论:无论x取何值,

4、y2的值总是正数;a1;当x0时,y2y14;2AB3AC;其中正确结论是()A.B.C.D.10.(2012湖州)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A. B. C.3 D.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2012玉林)二次函数y(x2)2 的图象与x轴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 个(提示:必要时可利用下面的备用图画出图象来分析).12.

5、(2012广安)如图,把抛物线yx2 平移得到抛物线m,抛物线m经过点A(6,0)和原点O(0,0),它的顶点为P,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yx2交于点Q,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3.(2011义乌)如图,一次函数y2x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3x图象的对称轴交于点B.(1)写出点B的坐标 .(2)已知点P是二次函数yx23x 图象在y轴右侧部分上的一个动点,将直线y2x沿y轴向上平移,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若以CD为直角边的PCD与OCD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58分)14.(14分)(2012黑龙江)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坐标原点,并与x轴交于点A(2,0).(1

6、)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写出顶点坐标及对称轴.(3)若抛物线上有一点B,且SOAB8,求点B的坐标.15.(14分)(2012湛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的顶点A、B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动点M从点O出发.沿OA向终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N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3秒时,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并求出经过O、A、N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此运动的过程中,MNA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

7、?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MN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6.(14分)(2012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17.(16分)(2012衢州)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OC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