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7563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级高二学科政治内容标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编稿老师王红艳一、本讲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二、重点、难点: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2. 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三、 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知识点整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

2、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起来,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他们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马克思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斗争的过程。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实现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货币理论商品理论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4、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理论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2)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抬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5、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知识体系填空题一、商品货币理论1. 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 的 。(2) 和 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能 ,称为使用价值。价值是 。2. 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1) 叫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2)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 ,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决定的。 是商品使用

6、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却是 的,那就是 。3. 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的意义(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 ,也不是 ,而是生产商品的 的两个方面。(2)劳动二种性学说是由 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 成为科学,而且为 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钮。4.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率(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决定的。(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生产率成 。5.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1)无需经过专门训练与学习,每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称为简单劳动,(2)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与学习,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 称为复杂

7、劳动。(3)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6. 货币(1)货币不是什么圣贤的发明,而是 的必然结果。(2)货币是 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二、价值规律理论1.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 。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受 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3)价值规律的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4)价值规律的

8、局限性:其一, ;其二, ;其三,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3)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 。【典型例题】(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考点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1. 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9、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2.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起来,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3.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他们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例1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历史进入

10、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来源A. B. C. D. 答案:A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马克思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斗争的过程。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例2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D. 科学社会主

11、义的诞生答案:C考点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例3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其不同点是( )A.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研究的只是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马克

12、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揭示了物的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B.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C. 资产阶级学家用片面的方法,马克思用全面的方法D.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能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答案:A(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考点一、商品、货币理论1. 商品理论(1)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例4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A. 空气 B. 氧气 C. 压缩空气 D. 用于销售的压缩空气答案:D(2)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1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例5 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照样有价值 D. 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答案:B例6 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B.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 D.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答案:A(4)交换价值的含义及其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5)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7 下列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